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定边故事汇 | 缪茂军:跨越千里 书写苏陕医疗协作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9:20:00    

来源:【定边融媒】

2024年7月,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缪茂军跨越1400公里,来到定边县人民医院开启对口帮扶工作。在短暂的一年里,他积极推动神经介入、静脉溶栓急诊前置等新技术,不断优化急救流程,毫无保留地将“宝应经验”融入定边实践,为我县神经内科领域的诊疗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缪茂军

我记得有次在门诊的时候,看到一个青年男性病人,刚好叫到他的号的时候,他突然左侧肢体乏力,我们第一印象是考虑中风了。

凭借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准确的判断,缪茂军第一时间采取了急救措施。

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缪茂军

我们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使用CTE排查脑出血,然后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大概用了30分钟之后,病人就完全恢复。如果说病人延误了,那可能造成终身残疾。

溶栓时间的大幅缩减,极大地提升了成功救治的概率。在定边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缪茂军发现现有卒中绿色通道中存在院前院内衔接不畅、影像检查优先级不明、多科会诊响应速度缓慢等问题,基于宝应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的成熟经验,缪茂军联合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科室,共同制定了强化院前急救信息预警机制、建立影像检查“卒中优先”制度等多项针对性优化措施。

为了给脑血管患者急救提供“精准导航”,缪茂军结合定边县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制作了《急性卒中救治路线图》,引入“急诊 影像 神内”一键启动机制。这些创新举措,让原本冗长的救治流程变得更加高效顺畅,DNT(入院至溶栓)时间从令人揪心的98分钟,成功压缩至45分钟,远低于国家要求的60分钟标准。

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乔仲妮

我们神经内科讲究的是时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每节省一分钟,将能挽救190万个单位的脑细胞。之前溶栓都是在病房。现在在缪老师的帮助下,将溶栓地点提前到了急诊科,大幅度地缩短了DNT的时间,进一步地提高了溶栓的效率。

在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缪茂军和团队成功救治了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缪茂军深知“技术就是火种”,能不断点燃患者生命的火把。来到定边后,面对复杂的脑血管疾病不得不转向上级医院的情况,他积极推广神经介入技术,能够在最小伤害的情况下,对患者做到最大的治疗,使得“6小时黄金时间窗”内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住了因向外奔波就医而耽误的救命时间。

患者家属

这两天效果挺好的,走路、锻炼都恢复得挺好。

除了每日必要的出诊、查房、手术,缪茂军在科室内还创新实施了“1+3+5”人才帮扶计划,进一步推动了科室的发展和技术的落地生根。

缪茂军通过“临床跟学+病例复盘”模式,开展了多场神经介入专题培训和技术带教,涵盖神经介入适应症把握、围手术期管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内容。他如同一位耐心的导师,每一项技术的推广,都亲力亲为,从理论讲解到实际操作示范,每一个步骤力求讲解得清晰透彻。在他的悉心帮助下,5名骨干迅速成长起来,能够独立承担起科室的各项工作。

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屈改艳

缪主任把在宝应的管理经验,结合定边县医院神经内科的实际状况,传授到我们科室,培养了一批有能力、有专业方向的年轻大夫。

如今,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已能独立开展前庭功能检查等特色项目,门诊量环比增长40%。

定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王荣

头晕病患者非常多,在临床上,我们以前只能用经验去看这类型病人,造成的疗效比较一般。现在开设了专科的眩晕门诊,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可以通过捕捉患者的眼征来抽丝剥茧地找到病因,精准地治疗。

“预防比救治更重要。”这是缪茂军始终坚守的信念。在帮扶期间,他深入我县多个乡镇,积极传播脑血管病防治的相关知识。面对老百姓对卒中症状的认知不足,缪茂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是他为定边的老百姓编制《中风120识别口诀》,巧妙地将医学知识融入顺口溜中,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脑血管病的识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了解卒中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同时,针对高血压人群,缪茂军精心设计“三级预警”管理系统,建立健康档案和个性化的预警方案。在他的努力下,各乡镇辖区群众血压控制达标率提升了28%。

定边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马建鹏

宝应县对口帮扶医院的缪茂军主任来我们医院工作一年期间,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急诊、介入、卒中等多学科专业技术,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传帮带,交流学习,对我们的人才能力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

365天,从“宝应经验”到“定边方案”,书写的是动人的医疗支援篇章,留下的是一支带不走、能战斗的本土团队,凝结的是兢兢业业、携手同行的苏陕“山海情”。

人物手记

这一年,我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不仅要看病救人,更要把一颗让定边老百姓真正放心的定心丸,实实在在地留在这里。这个定心丸到底是什么呢,是扎扎实实的救命本领,从教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护士熟练操作呼吸机,到优化脑中风这类急症的抢救流程,让救命更有章法、更及时。是真正扎根的技术力量,当听到老百姓说,以后救命,不用再跑上百里路了。这一刻我觉得什么都值了,这就是对我们工作最高的认可,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记者:姬安民 陈勇

本文来自【定边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沈阳白山立交桥焕新通车

    沈阳白山立交桥焕新通车平稳静音,能实时“自我体检”改造一新的白山立交桥。李浩摄8月24日22时,沈阳白山立交桥加固改造工程主线正式通车。记者体验中发现,桥面平坦如新、防撞墙更结实、隔音屏换上了“静音版”,不少司机第一反应是:“这路,开着真顺!”这座沈阳北部交通枢纽的全面升级,不仅带来了驾驶体验的显著

    2025-08-26 07:04:00

  • 学习手记丨“济济一堂、共商大计”

    再过一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在天津启幕,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继去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之后,“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将再次举行。2024年7月4日,一张大合影记录下“上合大家庭”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的难忘时刻—

    2025-08-25 01:13:00

  • 刘丽芳:四十载仁心妙手,为乳腺健康筑起中医屏障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葛安琪 凌洁 长沙报道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这样一位深受患者信赖的医者——湖南省名中医、二级教授刘丽芳。她日均接诊百余名患者,清晨七点诊室亮起的灯光,与夜晚八点伏案工作的身影,共同构成门诊楼里最动人的风景线。她开具的中药处方均价不超40元,却屡屡让远道而来的患者感受到“

    2025-08-23 09:31:00

  • 老虎伤人?鹤峰发布通告:暂无法形成证据链闭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鲁腾 通讯员 贺政委 向申容日前,鹤峰一村民自称在山上干农活时遭老虎袭击,引发广泛关注。8月21日,鹤峰县发布情况通报。通报表示,事件发生后,鹤峰县林业部门迅速成立调查专班,于8月20日,深入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干部群众,并与当事人见面。截至目前,未发现大型猫科动物(含老虎)脚印、毛

    2025-08-21 17:01:00

  • 黑白影像间的“生命解码师”

    黑白影像间的“生命解码师”——记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贾喆的三十载坚守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清晨七点的CT室,仪器预热声与窗外的晨光一同苏醒,贾喆摩挲着陪伴他二十年的放大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1991年手握X光片的新人医生,到如今带领团队登上国际放射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年会的学科带头人,

    2025-08-19 11:33:00

  • 龙医有“绝活儿”

    7月的一个清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门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46岁的张女士。她神采奕奕,步伐轻快,在诊室即兴跳起了新疆舞。很难想象不久前她还因晚期胃癌伴大量腹水被轮椅推进诊室,痛苦不堪。经过约两个月的治疗后,她的病灶明显消退。人物海报 这一惊人之变,得益于科主任郭彦伟团队实施的恶性胸腹水热

    2025-08-19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