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渭源大地一派红火景象。
渭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灞陵桥、秦长城等历史遗迹星罗棋布;鸟鼠同穴、夷齐首阳、大禹导渭等历史传说至今仍在传唱。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旖旎秀美,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处“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赏雪”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因地制宜丰富旅游业态
2024年,渭源立足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开创“生态变现+文化赋能+集群共生”模式。持续提升“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旅游品牌形象,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重塑旅游发展格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破解“生态价值转化难”:围绕生态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例如森林康养、乡村民宿、研学旅行等。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相结合,形成“旅游+”复合业态。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对县域内各景区按特色定位分工,突出主题内容,构建“主题化+差异化”文旅产业集群。
破解“文化资源活化难”:打造“一月一活动、一季一赛事”品牌矩阵,全年策划文体旅融合活动72项。推动羌蕃鼓舞、渭源社火等非遗项目常态化进驻景区展演,营造“周周有展演、月月有亮点”的文化氛围。构建“展演+体验+传承”三位一体模式,通过非遗工坊、沉浸式剧场等形式,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旅游体验,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消费的深度融合。
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紧扣景城镇村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强县域强城镇行动。加快渭河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提升改造、渭河源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度。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发展田园综合体、农事体验园,推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此外,挖掘乡村非遗、民俗节庆,如花儿会、庙会、乡村戏剧节等,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黄香沟 张赛 摄
创新打造“渭水文化”品牌
渭源四季各有特色,夏至可休闲避暑,冬来能畅享冰雪奇缘。春天,渭源县宛如披上嫩绿新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渭河源景区内,冰雪消融,溪水渐涨,山花烂漫,美不胜收。夏日,景区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溪流潺潺,清新宜人。秋天,金黄稻田、火红枫叶、深绿松柏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冬天,雪花纷飞,山川河流都被覆盖上一层洁白雪毯,首阳山上的雪景尤为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雪景,体验冰雪世界的乐趣。
为全面提升游客旅居体验,渭源以“集群思维为引领、链式发展强根基、景城融合拓空间、文化铸魂增内涵、多元融合促升级”发展为引擎,成功推动文旅产业实现“全季候转型”与“全产业链增值”双突破。在此期间,成立渭河旅游产业联盟,实现了渭源及周边七县区4A级旅游景区“一票通游”。创新实施“一核七星”乡村旅游集群,以元古堆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核心引擎,联动峡口村、渭河源村等7个省级文旅振兴样板村,形成“核心引爆—多点支撑—全域辐射”的梯次发展格局。
在“链条延伸”方面,构建了“种产销游”四位一体的文旅产业链生态:前端打造蝴蝶兰产学研基地等7大特色农业园区,中端开发羊肚菌深加工等50余款农旅商品,后端创新研学体验工坊等消费场景。重点培育渭水源生态农业等链主企业,形成“基地种植—产品加工—体验营销”的闭环产业链,使乡村旅游综合收益不断提升。
另外,创新“非遗活化三部曲”:首先是展演融合,建立羌蕃鼓舞常态化展演机制,让地域特色文化走出去;其次是载体创新,建成西北首个廊桥文化馆、羌蕃鼓舞传承基地等文化地标集群;最后是申遗突破,推动羌蕃鼓舞申报国家级非遗,实现非遗项目产业化转化。与此同时,深入实施“文旅+”跨界工程,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乡村、研学等领域和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旅游业态。借助大型节会活动,打造“渭水文化旅游季”IP,实现“月月有活动、四季皆精彩”。

渭河源景区
持续擦亮文旅融合“金招牌”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东风强劲吹拂下,回首2024年,省级“四季村晚”盛大落地,为这片土地带来欢声笑语与蓬勃人气;渭源旅游线路凭借自身魅力,成功入选全省“2024年冬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开启了渭源文旅发展的全新篇章。
迈入2025年,渭源满怀壮志雄心,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适居宜游、消费多元”为指引,踏上打造县域“文旅+”发展新格局的征程。今年,渭源文旅将按照渭源县《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锚定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陇上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加快建设“一城三区四基地”,为甘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落地、可量化、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其中,加快渭河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提升改造、渭河源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确保其消防等专项验收按时完成。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方面,结合地方特色,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如“西北秦腔展演”、甘肃省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文化旅游促进消费活动渭源系列活动、“全国高原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赛事,提升县域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广大游客。同时开发一系列特色旅游体验项目,如农家乐、乡村旅游、手工艺制作等,增强游客参与感。
同时,持续挖掘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其融入旅游项目中,提升旅游内涵。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专业化的旅游服务团队,提升游客体验感。
春满山河皆锦绣,东风浩荡启新程。新目标,新征程,渭源将以诗与远方为“笔”、以绿水青山为“墨”,在创新实践中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在产业融合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在服务提质中塑造全域旅游新形象。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报警人笔录还没做完,嫌疑人已被人赃并获
通讯员:谈小珂7月18日,一市民电瓶车被盗,江夏警方从接警到破案仅用3个半小时,让还在做笔录的报警人对警方的破案效率惊叹不已。当日清晨7时许,江夏区公安分局纸坊街纸坊派出所值班室内,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市民徐先生焦急的声音传来,称停在辖区一商场门口的电瓶车不翼而飞。接警后,民警许鑫出
2025-07-20 19:13:00
-
吕梁市地质灾害蓝色预警
吕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吕梁市气象局2025年7月20日17时30分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受较强降水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吕梁市兴县、临县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4级(蓝色);请上述地区政府、部门和群众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蓝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有一定风险。风
2025-07-20 17:40:00
-
吉林省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每经AI快讯,吉林省水利厅和吉林省气象局2025年7月20日16时05分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预计7月20日夜间至7月21日白天,集安市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白山、长白山、通化大部、辽源南部、吉林东南部、延边西南部、梅河口市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对此,吉林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提醒,注
2025-07-20 17:07:00
-
长知识!“雪碧+84消毒液”养花,花真的开得更久!
雪碧能养花?84消毒液也行?一位博主试着往花瓶里加入雪碧——几天后,鲜切花比水养的还鲜艳!更离谱的是,有人直接往花瓶里加了84消毒液——几天后,花不但没被“毒死”,反而花期更长了!图源:林小姐的养花图鉴图源:农夫小满雪碧、84消毒液为什么能让花开得更久?看似离谱的保鲜方法,其实蕴含着植物采后生理学的
2025-07-20 16:24:00
-
俄罗斯远海连发四次6.5级以上强震,引发海啸预警
7月20日,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堪察加东岸远海接连发生4次地震,震级分别是6.6级、7.2级、6.7级、6.6级。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20日14时28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3.05度,东经160.40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7月20日14时49分在堪察加东岸远海(北纬52
2025-07-20 16:05:00
-
从神坛跌落,我不再做(都想,异术,佟师傅)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6凭借着本能,我走进一直锻炼的健身房。汗水瀑布般流下,似在洗刷我刚才的屈辱。疲累使我将事主们责备的话语、柳眉嘲弄的眼神纷纷抛之脑后。直到一声尖叫传来。我仗着水性好,将溺水的游泳教练从水池里救上来。我在其他教练的交流中得知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五次溺水了。他抓紧我的手,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你能通灵,救救
2025-07-20 1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