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破解校门口接送堵车难题的N个方案|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深度观察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6:40:00    

民小编说

2025年2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开展的“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遴选结果正式揭晓,共产生100个创新案例,在基础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即日起,本刊将陆续推出十个创新案例的深度报道并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旨在为基础教育战线进一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供可借鉴的样本,助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

从“抢车位大战”到“30秒驶离”,定制公交专线,设计“共享车位”……如何让“校门堵”秒变“畅心路”?今天,一起来看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如何智慧破解校门口接送堵塞难题——

从“放学车辆拥堵”到“1分钟内轻松驶离”,从“没有地方停车”到“每个家庭免费享有2—3个停车位”,从“担心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到“放心孩子自己乘坐公交车回家”……

短时间内,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的交通堵塞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一全国范围内的“老大难”,嘉善如何能够有效化解?

如何让车辆1分钟智慧通行

为什么传统的接送方式容易导致车辆拥堵?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经过前期全方位的调研摸排,发现信息不对称、停车资源紧缺和车辆疏散速度缓慢是造成车辆拥堵的关键原因。

找到根源后,学校立即对症下药。

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率先开发建设校园智慧接送系统软件平台,并在全校关键点位配备了人脸和车辆识别仪、摄像头、电子屏、广播音箱等一系列设施,精准采集学生和车辆轨迹信息并进行实时播报,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的信息互通,同时通过门禁系统和人脸识别闸机等对车辆和学生的进出进行安全把控。

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放学流程。

放学前15分钟,各班级教师通过“一键放学”电子班牌向家长推送放学通知。放学时,教师负责带队引导学生进入地下车库。只有学生通过人脸识别闸机时,系统才会放行相应登记的车辆有序进入地库,到达班级固定接送区,实现学生和家长的精准对接。

学校安全处副主任陆叶清告诉记者,“学校实施网格化管理,在车辆出入口、地下车库、系统监控室等关键点位都配备了网格员,确保接送流程安全、高效运转,车辆实现‘即停即走’”。

针对学校停车资源紧缺和车辆疏散速度缓慢的问题,学校研制推出“空间+时间”双重人车分流的管理方案。空间上,学生按照接送需求兵分两路,由教师带队分别到达地下车库接送区和地面非机动车接送区。时间上,学校实行错峰放学,不同年级间隔15分钟。时空的精准区分利用不仅有效克服了地下停车资源稀缺的问题,也确保了人车隔离、车辆能够快速通行。

系统实施以来,学校平均每200辆车可以在5分钟内安全离校,每辆车的平均驶离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

“方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学校书记邱毓祎表示,“有一些细节问题我们也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完善的。比如,过去地下车库只划分了行驶区和接送区,现在还专门增设了黄色暂停区,用于灵活处理‘二孩’家庭、孩子忘带书本、车辆故障等特殊情况,真正做到方便使用者。”

受访家长告诉记者,过去为了抢占停车位,许多家长不得不提前请假下班,下午5点到校把车停好后先骑自行车回家,等到孩子8点多放学时再去接孩子,开车回到家已经超过9点。系统使用后,从出发到回家全程不过半个小时,幸福感大大提升。

“家长接送看似是小问题,实则是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大民生。我们的样板必须搭建完善,才能把好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学校。”学校校长陈大伟作为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全县多所学校的智慧接送系统方案制订中。此外,校园智慧接送系统作为嘉善校企合作的共有知识产权,可以满足全县学校免费使用,真正做到“一地创新,全县共享”。

目前,嘉善已有6所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复制应用校园智慧接送系统,受益学生达1万余人次,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率和信访投诉量持续下降,安全事故同比降低超15%,家长满意度显著提高。

告别堵车的N个方案

“不同学校情况各异,解决方案必须‘一校一策’。”嘉善县教育局校安科科长范雪飞告诉记者,“每所学校我们都要实地勘察,才能形成符合学校需求、行之有效的对策。”

同样是应用校园智慧接送系统,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硕士小学考虑到小学生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较弱,采取了“车等人”的管理模式。家长需要将车停放在停车区,步行至人车隔离的接送区,亲自接孩子离开。因此,硕士小学还在地下车库专门设置了家长休息区和有教师看管的学生迟接中心,方便家长灵活把握接送时间。

“只用一种办法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广纳各方智慧才能让道路越走越宽。”范雪飞说道。

“好学力行,觉善成美”是镌刻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亭桥小学校门上的校训。学校书记、校长祝贵耀向记者介绍,“明代思想家袁了凡是中国第一善书的作者,他的‘善文化’是嘉善教育人一直在传承发扬的。”为了解决离学校较远的家长的接送难题,学校经县政府制度办牵头,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设立了“春亭线”“海亭线”两条免费的定制公交专线,每天定时定点护送有需要的孩子上下学。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学校为每辆车配备了护送员,每学期至少召开3次培训总结会,每人发放一份安全守则。学校副书记阮任燕指着墙上的一面锦旗向记者说道:“学校有一名学生上学时雨天路滑摔了一跤,当时家长以为孩子没有大碍就送上了定制公交,结果护送员途中发现孩子表现异常,于是及时联系校安处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家长也因此非常感激校方,给我们送来了这面锦旗。”

如今,在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嘉善共开设了11条定制公交专线,有效解决了1000多名学生上下学的问题,家长满意率达100%。

与此同时,县教育局联合数字经济发展局积极对接学校周边停车资源开设“共享车位”,城区17所学校19个校区全部实现周边停车场上下学时段免费停车,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次。

为了更好地做到人车分流,许多学校还开通了专门用于非机动车接送的第二校门。“我们家就住在学校正门对面,以前是不想多走几分钟到第二校门的。但是学校一直向我们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第二校门那边有休息室可以遮风挡雨,坐着等孩子也很舒适,我们也都愿意配合了。”一位来接孩子的奶奶笑着告诉记者。

范雪飞表示,县教育局校安科在帮助每一所学校制订解决方案时都秉持“遵守法规、基于现实、减轻负担”的原则,这样才有助于方案真正落地。目前,县教育局已编制完成了700多页的2.0版本学校安全实操手册,帮助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细化责任清单,强化网格管理,合理分配任务,让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治理责任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则可依。

谁是校园安全关键责任人

“嘉善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基层联系点,肩负着全国唯一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大战略使命。”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表示,嘉善也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校园安全协同共治,全面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近年来,嘉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问题,汇聚教育、发改、交通、公安等部门合力,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家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县城乡治堵行动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协同共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嘉善县“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方案》《“一校一策”拥堵治理方案》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县域智慧教育建设,促进校园接送安全性提升和数字化改造升级。

嘉善县新城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建校,学校调查摸排时只发现1名学生有乘坐定制公交的需求,即便如此,教育、公安、交通、财政、建设等多个部门负责人秉持惠民初心,多次到学校实地考察研讨,为公交车站台设施建设、资金配备、公交公司协调、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等问题各负其责、同心同力。

“学校提需求,各部门领任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式。”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沈建国说道,“许多部门负责人都向我表示过,事关学生安全,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这给我们非常大的触动。”

嘉善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罗星中队中队长沈宇峰也表示,“交警主要负责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维护和安全事故的处理,但如果拥堵源头不解决,再多人力也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各部门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标本兼治。”

除了党委和政府,家校社也是各个方案实施的关键责任人。“要让各方感觉到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善’事。”沈建国表示,一方面通过新生家长会、“小手拉大手”活动、线上线下宣传等方式向家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营造和谐互助、协同共治的社会氛围。

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是县域学生阳光成长指导中心所在地,这里凝聚了家校社政四方资源,其中包括“善阿姨”“警察爸爸”等16个社会群团组织,形成了以教育为中心的多元联动协同共治安全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模式浸润下,守护孩子安全逐渐成为各方默契共识。

目前,嘉善中小学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状况已得到显著改善,经验辐射推广至12个省市。对于下一步发展计划,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俞娟表示,“我们将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和中小学校规划布局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迭代升级‘善校安防’智慧管理应用,进一步完善教育主动、部门联动、家长互动、社会协同的校园安全体系,为全县师生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校园安全生态。”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5年第10期

文章作者|本刊记者 冉楠

微信编辑|贾舒婷

作者:冉楠

相关文章

  • 电动车被“撞飞”还要负全责,菏泽交警公布5月份典型案例

    5月26日菏泽交警发布5月份“五大曝光”集中曝光了一批违法车辆和人员其中还包括一起典型事故案例3人被终生禁驾胡效峰,证件号码372925****4930,男,58岁,准驾车型C1,驾龄9年,因肇事逃逸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终生禁驾。翟初柱,证件号码372925****3177,男,52岁,准驾车型C

    2025-05-27 09:35:00

  • 破解校门口接送堵车难题的N个方案|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深度观察①

    民小编说2025年2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开展的“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遴选结果正式揭晓,共产生100个创新案例,在基础教育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即日起,本刊将陆续推出十个创新案例的深度报道并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送,旨在为基础教育战线进一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

    2025-05-26 16:40:00

  • “定点+流动”巡查!冰城交警治理学校周边违停和校车安全隐患

    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针对校园周边静态交通秩序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期间,交警部门采取“定点+流动”巡查、教育与处罚结合等多元化手段。一方面,对违停车辆进行处理,驾驶人在场的及时劝离并开展批评教育,不在场的张贴告知单,严重影响通行的车辆依法拖离;另一方面,同步推进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升群众规则意识

    2025-05-26 16:33:00

  •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走进临沂开慧实验中学开展健康体检活动

    鲁网5月26日讯5月22日,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组织开展的“健康‘童’行·快乐成长”健康体检活动走进临沂开慧实验中学。本次活动集结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儿童保健科、康复医学科、儿童康复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心理科等11个专业科室专家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专家共计40余名,通过多学科

    2025-05-26 16:14:00

  • 青年说

    黄玲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新闻回放在儿童节临近之际,有媒体报道了数字浪潮下“Z世代”的成长困境,指出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对儿童社交模式、睡眠质量和注意力结构的影响。针对“手机式童年”现象,有媒体呼吁社会各方重建数字时代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主持人语从“童年的消逝”到“手机式童年”,数字时代儿童成长的现

    2025-05-26 07:10:00

  • 呼和浩特一辆白色轿车不慎驶入积水路段,车内人员被困!

    风雨中的“青城义警”张帅 你真帅!5月22日,呼和浩特市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内涝,极易发生车辆被困事件。关键时刻,“青城义警”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无私奉献,投入到防汛救援活动中,用行动诠释大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日14时许,回民区公安分局义警张帅正驾驶车辆从北二环经

    2025-05-25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