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方晨《喂,上树!》:轻飏直上的灵魂与下沉的尘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8:54:00    

作者:张艳梅

《喂,上树!》刊于《芙蓉》2011年6期。

王方晨的小说有种独特的味道。比如《猫样年华》,对历史、现实和生存本质的抵达,荒诞的外形,沉重的思考,是具有穿透力的。

这篇《喂,上树!》同样是一种有关存在的寓言化表达。

一场大水,老婆婆失去了儿子儿媳,意外地救起一个小婴儿,还有大水冲上岸边的陌生男人刀疤,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

“这家人住在水边。涨水之际,他们的家像个小岛。”小男孩慢慢长大,不愿意和人生活在一起,只喜欢呆在树上。

后来,小学孟校长劝说老婆婆和刀疤送孩子上学,小男孩逃学去了塔镇,结识了那些混混,性情有所改变,但仍然独来独往,最终死在红毛枪下。老婆婆和刀疤在众人善意的谎言里继续踏上寻找孩子的漫漫旅途。

人生中何处有诺亚方舟?三个人组成的家,是个爱的独立空间,陌生人的爱是一种带有超越性的理想。

当真是“若夫桃花水发,鱼苗风生,请看鱼郎归棹,别是一番行径矣。”生存肯定是第一位的,然而从来不是目标和标准,在众人眼光之外,篱笆墙内,命运的孤岛,世外的桃源,生活以何种信念得以悄然滑过光阴的羽翼?

我们自觉自愿地选择站在时代的泥淖中,经历过太多的世界与心灵的残缺,注定要成为一种生活的牺牲品。剔除了善恶对立的二元观,如何对活着有更冷静的认知,更切近的观察,和更深刻的体认?

王方晨的笔触越过生活的表象,追问最本质的那一面。我们怎样面对自己?就像那个一直呆在树上的孩子,他是被动的逃避,还是主动的放弃?

公共视野和私人生活就像一对怨偶,彼此纠缠,又相互敌视,相对于正常的世俗生活,树上的人生无疑是一个异己的世界。我们一面对超越现实怀有永恒的乡愁,一面又忍不住沉湎于庸常的岁月。在一种强大的制度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打破禁锢,践诺自由,很难。大多时候终究是迷茫的,生活没有方向,只是不断的滑行的状态。

树上的生活是远离人群的,而且有一点儿俯瞰人间的幻觉,小男孩没有父母,不免带着孤儿心态,连青春都没有,其实置身的是虚拟的空间,另类的体验,包括与小女孩花金的性命相投,与丹春的遥遥相望,与刀疤和红毛的奋力追逐,还有后来的暴力模仿……令同情者经受了此起彼伏的精神折磨,留在死亡背后的是巨大的道德痛苦,仿佛一并的我们都跌入了带着罪感的生活深渊。

《喂,上树!》描绘了一个本真世界的毁灭,但不绝望。面对幽深的不见底的生活,理想社会本身很荒谬吗?自由真的只是一个梦想?那个一路向西的孩子,他的灵魂走上了为我们求取经卷的漫漫苦旅?

西方,不是资本主义,不是极乐世界,也不是梦想天堂,或许只是作者的一个文化指向,一种心灵的救赎,一种信仰的重建。

那个孩子是人类的童年时代。是未知的希望,还是新世界的破灭?他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他对学校和人群的逃避,他奔跑,偷东西,袭击无辜的路人,这个孩子带给我们道德认知的困难。他的灵魂的双翼,一为现实,一为想象。设若将其看成有关存在的一个隐喻或者象征,摆脱集体主义的诱惑,个人主义的理想自由状态,最终被一枪击中,成为他人暴力的牺牲品。

生活悲剧的替代者被投掷到残酷的玩笑里,在这出历史剧中,我们谁扮演了屈原,谁扮演了楚怀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

小说以寓言的方式完成了历史的修辞学,作为生活的污点证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清洁的精神不在,笔直的信仰一再拐弯,面对自由乌托邦的诱惑,我们不仅要接受道德的失败,还要接受个人主义的失败,甚至终极的仍旧是人道主义的失败。

张熙若先生说过:“中国数千年来的社会中是只有团体,没有个人的。一个人只是家族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个人,只是构成社会的一个无关重要的单位而不是一个有独立存在的个人。他的生命,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价值,都是拿团体做规矩做标准。离开团体,他就没有意义。离开团体,他就不存在。拿现代眼光看,这样一个人自然是一个不发展的人。不发展的人所造成的社会自然也是不发展的社会。”

一个不自由,不独立,不健全的人,如何建设自由、独立和健全的社会?其实还是胡适和鲁迅的观点。人立而后凡事举。

贾植芳的两段话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生命就是不断发现和重新认识的过程,世事变幻,人生沧桑,每一天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物和情况,生命只有充分沉淀在生活的漩涡当中,不断催发新生,扬弃衰亡,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有人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都是些理想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他们在生活中所上演的各式悲剧里,实际上正饱含着积极的历史性因素,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喜剧。”

或许,我在《猫样年华》和《喂,上树!》中都读到了这种历史与生活的潜在表达。

作家简介:

王方晨,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老大》《公敌》《老实街》《花局》《地啸》《大地之上》,作品集《凤栖梧》《不凡之镜》《王树的大叫》《祭奠清水》等,共计千余万字。

曾获《中国作家》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百花文学奖、中华宝石文学奖等。

壹点号王方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 王方晨《喂,上树!》:轻飏直上的灵魂与下沉的尘世

    作者:张艳梅《喂,上树!》刊于《芙蓉》2011年6期。王方晨的小说有种独特的味道。比如《猫样年华》,对历史、现实和生存本质的抵达,荒诞的外形,沉重的思考,是具有穿透力的。这篇《喂,上树!》同样是一种有关存在的寓言化表达。一场大水,老婆婆失去了儿子儿媳,意外地救起一个小婴儿,还有大水冲上岸边的陌生男人

    2025-07-14 08:54:00

  • 深读|暑期文身、穿孔热背后的冷思考:是青春印记还是成长迷途?

    进入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文身、穿孔的话题格外火热,线下文身店接到的询问、预订也明显多了起来。这些在网上备受追捧的“青春印记”,却可能会被现实深深刺痛:激光洗文身留下的难以洗去的疤痕、求职时被拒的无奈、他人异样的目光……当“我的身体我做主”遇上认知局限,当盲目跟风取代独立思考,所谓的“个性表达”,或许

    2025-07-11 08:03:00

  • 孩子机不离手 老人求助“外援”

      本报讯(记者 李涛)放暑假了,爷爷看护孩子。可接连两天,老人发现小孙子一天到晚就是玩手机,多次劝说无果,只好向网格员求助。7月7日,在网格员的耐心开导下,11岁的男孩将手机交由老人保管,并规划了假期安排。  67岁的刘大爷住在和平苑小区,儿子、儿媳每天要上班,7月6日一放暑假,老人就把孙子接到自

    2025-07-11 07:23:00

  • “小橙”在苏州持续上班,主打一个大家都“熟”

    苏州市气象台2025年07月02日15时52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明天我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市应急局、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防暑降温。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2.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

    2025-07-02 17:04:00

  • 夏天这样洗澡的人,是跟「心脏」过不去

    夏季高温高湿,很容易就黏糊糊地出一身汗,不少人洗澡的次数也随之增多。在医生看来,洗澡这件寻常小事在高温天却藏着种种隐患,一些不当操作对「心脏」很不友好,容易诱发心律失常、晕厥,甚至是心源性猝死。《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提醒高温天洗澡被你忽视的那些隐患。夏天心脏害怕6个洗澡习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

    2025-07-01 09:25:00

  • 中南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近期,有机构或人员冒用中南大学或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等名义,针对中南大学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面试考核开展营利性活动。6月28日下午,中南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在中南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严正声明:中南大学从未参与社会机构或公司组织的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

    2025-06-29 1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