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有一种“通达”叫作:身在合肥,链接全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00:03:00    
图片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飞得更高,行得更远,跑得更快,运力更强!合肥链接世界的“立体大道”越织越密。

地处中部,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独特。早在汉代,这里已是江淮之间的商贸重镇。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南有长江天堑,北有淮河滩涂,西峙大别山脉,东接低山丘陵等一众天然阻隔,曾制约合肥“走南闯北”“联东启西”的发展脚步。

肩负使命的合肥交通人,一步一脚印,一代接一代,在江淮之间勾勒出一条条通途。

如今的合肥,乘高铁1小时可达南京,2小时至武汉、上海、杭州、济南,3小时到长沙、郑州,4小时抵北京、福州,“高铁当日达”覆盖大半个中国;市民乘飞机,“家门口”便可“飞全球”;合肥制造的汽车,从派河港即可“坐”上滚装船,实现“一站式”出海……

如今,跃升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集散中心的合肥,基本构建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航道组成的高强度、大运量综合立体运输大通道。

合肥“展翅”,“飞”往全球

八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现场一片繁忙。登高车起伏、焊花飞溅,5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一座约37万平方米的“超级工程”正拔地而起,宏大的“双港湾+双L”构型已清晰可见。

预计2026年建成后,T2航站将推动新桥机场升级为最高等级的4F机场,可满足年旅客4000万人次、货邮35万吨的庞大需求。而就在不远处,该机场东区国际货站也正加紧推进,今年底完工后将新增8万吨国际出港货运能力——这一切,都标志着合肥正在由“交通节点”向“国际枢纽”跃升。

合肥西站加速成型。陈三虎摄

合肥西站加速成型。陈三虎摄

机场的扩容不仅是建筑的扩张,更是城市能级的跨越。未来,从这里出发,合肥人可轻松直飞全球主要城市;而依托空陆联运、卡车航班等新模式,合肥已成为长三角货物调拨的“黄金节点”,实现“家门口飞全球”的愿景。

航空枢纽的真正价值,更体现在对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支撑。今年8月,一批国产纯电新能源汽车直接从新桥机场空运飞往以色列特拉维夫,运输时间从海运30天压缩至短短1天。这种“出厂即出海”的高效模式,为合肥乃至安徽的制造业插上了腾飞之翼。目前,机场已常态化运营10条全货机航线,覆盖欧美亚,服务京东方、蔚来、阳光电源、长鑫等近30家进出口企业,年进出口货值超百亿元。

从2019年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21年被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新桥机场正以“客运货运两翼齐飞”的姿态,迈入“千万级客流+全货机时代”,让合肥“展翅”,货通四海。

“米”字高铁,枢纽新城

眼下,正在建设的合肥西站站房轮廓已然成型,这座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上的重要客站正加紧建设,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建成后,它将与合肥站、合肥南站共同构成枢纽“铁三角”,承接京港、合杭、沿江等多条干线,彻底激活合肥西翼的交通脉络。

作为全国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合肥已建成7条高铁,通车里程524.3公里,位居长三角首位,“米”字型高铁网越织越密。从合肥出发,可高铁直达23个省会城市及120个地级市,1小时到南京、2小时至沪杭汉、4小时抵京榕,“当日达”通勤圈覆盖大半个中国。2024年,合肥铁路到发旅客超1.1亿人次,日均30.5万人次流动的背后,是枢纽能级的坚实跃升。

7月底,一列载满290台“合肥造”商品车的国际班列从下塘铁路物流基地首发驶向中亚,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再添新节点,为企业“走出去”降本增效。目前,合肥正加快构建“2+4+N”三级货运体系,2024年开行中欧班列909列,铁路货运量达2375.4万吨,同比增长8.5%,为“合肥造”出海和区域产业协同提供强运力支撑。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根据规划,合肥铁路枢纽将形成“3+1+N”客站布局。合肥站、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三站协同、错位运营,辅以肥东等重点辅助站及其他城际站点,并通过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共同构建起“功能互补、流量共享”的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中心,持续强化合肥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千帆”竞发,通江达海

江淮运河的全线通航,仿佛按下了一个关键开关,彻底激活了合肥这座内陆城市的水运基因。

2023年,江淮运河的正式开通。这条沟通淮河、长江的黄金水道,构筑起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一举将合肥推向了“工”字形航道网的核心战略位置。

合肥港派河国际物流园码头滚装泊位前,满载着新能源商品汽车的“航通01”汽车滚装船,蓄势待发。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合肥港派河国际物流园码头滚装泊位前,满载着新能源商品汽车的“航通01”汽车滚装船,蓄势待发。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由此,合肥派河港每日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艘艘滚装船正进行紧张的装运作业,一排排崭新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列队,等待“坐船”出海。首艘内河汽车滚装船“航通01”在此成功首航后,比亚迪、大众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相继从此启程,通过“水水中转”与上海港的国际班轮无缝对接,实现“一站式”出海。

以派河港为圆心,一幅水运驱动产业发展的图景清晰展开:半径5公里内,江淮、蔚来、大众安徽三大整车基地日夜运转;半径10公里内,覆盖了合肥全市70%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聚集了大众、联宝、海尔、晶澳等一批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年工业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

目前,合肥港已稳定运行合肥至上海、洋山、南京等6条集装箱直达航线,实现了“外高桥天天班、洋山港隔天班”的高频服务。

今年1月—7月,合肥港完成吞吐量3204万吨,同比增长8.4%;集装箱吞吐量32.4万标箱,增长7.68%。新开辟的合肥—上海汽车滚装航线已投入4艘滚装船运营,1月—7月完成5756台整车出口运输,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过15%。

“超级环线”,双“网”畅通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在G9912合肥都市圈环线的建设现场,一条全长282.6公里的“超级外环”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未来它将有力疏解合肥现有的绕城压力,成为都市圈交通的新骨架。

合肥“大外环”北环线。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合肥“大外环”北环线。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眼下,合肥“大外环”高速正加速成环:东环线明巢高速、北环线滁合周高速已建成通车;西环线淮桐高速工程量过半,南环线和襄段完成超70%,宁合段达45%。

合肥“两环十八射多联”高速路网持续加密,这座城市正在编织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辐射网:建成后,合肥将实现与南京、武汉、郑州、杭州、南昌等重要城市的快速互联,并构建起与舒城、桐城、六安、淮南、滁州等周边地区的“1小时通勤圈”,推动区域融合迈进新阶段。

在地面之下,另一张网络也在悄然延展。合肥轨道交通目前已开通6条线路,总运营里程约232公里,线网覆盖主城及肥东、肥西、长丰县,总客流已突破24亿人次。三期建设计划持续推进: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已于2023年底投运,4号线南延已于2024年5月投运,8号线一期作为安徽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也于2024年底开通。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目前正加紧建设。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合肥交通运输局供图

更令人期待的是面向2035年多层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获批复:合肥将构建起18条城市轨道(长688公里),以及5条市域线(长293公里)在内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从“普线”到“快线”,从“地铁”到“中低运量”,从“城区覆盖”到“市域联通”——合肥正在绘制一张引领未来的立体交通蓝图画卷。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9月1日)

编辑 周 伟

责编 张明星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图片图片

相关文章

  • 陕西神木:“家校警”协同发力 共护平安“上学路”

    为切实保障辖区中小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近年来,神木市积极探索“部门联动、警校协作、家校共育”护学模式,通过运用“小手拉大手”“护学岗”和志愿者等方式,推动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向家庭延伸,为青少年平安成长保驾护航。每到上下学时段,神木市第十一中学门口总会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身着“滨河义警”马甲的家

    2025-09-02 09:55:00

  • 有一种“通达”叫作:身在合肥,链接全球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飞得更高,行得更远,跑得更快,运力更强!合肥链接世界的“立体大道”越织越密。地处中部,合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独特。早在汉代,这里已是江淮之间的商贸重镇。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南有长江天堑,北有淮河滩涂,西峙大别山脉,东接低山丘陵等一众天然阻隔,曾制约合肥“走南闯北”

    2025-09-02 00:03:00

  •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超3万台,雷军回应

    刚刚,小米汽车发布8月交付成绩单:2025年8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30000台。随后,雷军转发微博并配以爱心表情包。来源:荆楚网

    2025-09-01 10:48:00

  • 答好“创新之问” 勇闯领跑之路

    答好“创新之问” 勇闯领跑之路本报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创新寄予厚望,每次考察安徽必看创新、必讲创新,强调“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称赞合肥是“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季度工作会议发出的7个方面47个“创新之

    2025-08-29 09:21:00

  • 汇通控股营收新高:声学产品增势强劲 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8月22日晚间,汇通控股(603409.SH)对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19.71%,归母净利润为7010.33万元,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占本期净利润比例达98.63%,且资产负债率为28.41%,公司现金流稳定,运营情况良好。核心业务

    2025-08-23 22:53:00

  • 畅通城市“大动脉”!新南大道(G320)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历经几百个日夜的奋战,延绵49公里、横跨两区一县的新南大道(G320)项目在高空俯瞰下,已经初具雏形,这条城市“大动脉”对外将承载南昌与长三角和长珠潭城市群的重要交通联系,对内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这条凝聚建设者智慧汗水的壮美通途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年底全面

    2025-08-19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