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技术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开拓具身智能等应用

    4月24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举行《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25)》(下称“报告”)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调研发现,广东AI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与此同时,广东也在

    2025-04-25 12:29:00

  • 哈工大(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8大重点实验室主体结构工程完工

    4月1日拍摄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无人机照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的8个实验室主体结构工程已于近日完工。该集群项目包括5个“一室两区”模式的国家级实验室和3个以院士为核心的重点实验室,规划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技术、复合材料、激光技术、城市水资源

    2025-04-02 14:53:00

  • 当6G遇上AI会怎样?6G发展面临什么挑战?专家这样说

    扬子晚报网4月12日讯(记者 闫春旭)4月10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开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齐聚,共话6G技术发展趋势,合力推动6G技术标准共识形成。4月11日,工信部通信科技委顾问张新生指出,AI的布局能支撑6G发展,6G又能反过来支持AI进步;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2025-04-12 12:00:00

  • 涉文物出境、数据安全等 一批国家标准将于4月1日起实施

    记者今天了解到,4月1日起,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数据安全技术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基本要求、编制程序、规则内容、发布形式以及争议纠纷的解决处理等要求。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规范涉及个人信息的技术产品

    2025-03-31 16:35:00

  • 维屾技术申请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专利,能够进行多种模式的制冷操作

    金融界2025年4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维屾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119755825 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备份高容错多冷源多模式运行的制冷系统;

    2025-04-05 16:02:00

  • AI助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司法正义

    【资政场】作者:劳佳琦(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近日,DeepSeek火爆出圈,让人们的眼球聚焦人工智能(AI),人们切身感受到AI技术给工作生活带来的高效便利,并思考AI的更多可能性。在司法领域,AI技术的更新迭代让我国司法审判工作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早在2016年,一款名为“睿法官”的智能研判

    2025-04-26 05:32:00

  • 买新能源车必看!2024电池安全选购避坑指南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自燃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近期某新能源车撞击后起火,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担忧。那作为普通消费者而言,买什么样的电池最安全呢?我们今天来简单分析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半固态电池以及即将量产的全固态电池等,不同类型的电池在安全性

    2025-04-03 06:56:00

  • 人民日报|江苏建设2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把脉助产”

    本报记者 谢 雨 姚雪青《人民日报》2025年4月15日7版 版面截图原题:江苏建设20家省级中心,提供服务引导概念验证,为科技成果转化“把脉助产”核心阅读科技新概念、新成果,如何迈向市场化、产业化?概念验证,是最初的“关键一公里”。去年和今年,江苏立项支持建设两批共2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为科技成

    2025-04-15 06:54:00

  •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工银安盛人寿荣获“金融科技创新奖”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六届 InsurDigital 数字保险峰会上,工银安盛人寿凭借其报送的“技术中台”项目卓越的创新性与实践价值,从 214 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 “金融科技创新奖”。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工银安盛人寿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更标志着其数字化转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工银安盛相关

    2025-03-31 17:03:00

  • 数智技术如何“点亮”中华文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樊未晨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延续文脉?如何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的基因?近年来,包括人工智能(AI)在内的各类数智化技术正加速与文化领域的融合。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武夷论坛上,来自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开深入探讨。让传统

    2025-04-06 1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