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惠水县摆惹村:布依族文化与传统农业的和谐共生
在惠水县断杉镇,有一个名为摆惹村的布依族村落,这里不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外界的目光,还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摆惹村,这个名字源自布依语,意为“沙地”,反映了该地区土壤多为沙土的特点。全村总面积25.4平方千米,辖12个自然寨,23个村民小组
2025-04-17 22:07:00
-
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深挖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预计年营收2000万元
项目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总投资9.7亿元,于2024年9月启动,先行区预计2025年6月建成交付,7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494亩,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遗址博物馆、西北入口服务用房及公园等。项目改造前为大辛庄旧村址,项目建成后,将结合博物馆展陈场景及功能需求,融合文创、研学、临
2025-06-14 10:49:00
-
深化人文交流,传承中俄世代友好
本报记者 白紫微2月,俄罗斯中小学师生在莫斯科观看中国书法展示。 本报记者 于宏建摄5月5日,俄罗斯观众在莫斯科参观“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 本报记者 白紫微摄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中文日”活动上,当地学生表演武术节目。 亚历山大摄(新华社发)中俄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人
2025-05-06 06:13:00
-
数智技术如何“点亮”中华文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璟瑄 记者 樊未晨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延续文脉?如何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的基因?近年来,包括人工智能(AI)在内的各类数智化技术正加速与文化领域的融合。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武夷论坛上,来自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开深入探讨。让传统
2025-04-06 10:52:00
-
寻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章建根日常巡山途中。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朱中华进行抄纸工序。朱起杨摄禁捕期结束后,渔民在江上打鱼。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摄《富春山居图》中的一处渔夫形象。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江江景。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山水为主。其中,点缀着挑柴的樵夫、垂钓的渔夫和徐行的山
2025-08-17 10:34:00
-
“方志驿站”进驻高校 打造历史文化育人新空间
近日,为深化档案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推动与文教事业融合,贵阳市档案馆(市地方志办)携手市内高校及公共文化场馆,共建“方志驿站”,为师生和市民开辟触摸本土历史的全新窗口。目前,驿站已成功进驻贵阳康养职业大学与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康养职业大学图书馆“方志驿站”内,《贵阳历史文化丛书》《贵阳市
2025-05-30 01:25:00
-
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举行产品发布会暨《麦积山·乙弗传奇》首演仪式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文涛 陶宇)4月13日,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产品发布会暨《麦积山·乙弗传奇》首演仪式在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剧场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星光熠熠,汇聚了众多文旅行业专家、媒体代表及文化爱好者。剧场设计巧妙融合了石窟造像艺术,利用光影装置与数字投影技术,将麦积山的经典佛像与飞天壁画元素
2025-04-14 1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