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脑极体Unity

前不久,一款中国团队打造的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火爆出圈,让“智能体agent”一夜之间成了科技界的“顶流”。2025年,成了智能体的“爆发元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智能体将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数字搭档”,变得无处不在。
然而当下,仍有很多人和企业不知道如何拥抱智能体,迫切需要从一些样本中,汲取经验、力量与信心。
面向智能体的未来,超聚变,是先行者之一。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宏云,预判性地提出了“智能体时代”的概念。他曾公开表示,未来企业会由一半的数字员工和一半的人在共同运转,相对独立完整的智能体会大量出现。对AI认知的早或实践早的企业,会比那些认知的晚和实践的晚的企业,在两到三年内会构建出20%到30%以上的综合优势出来。
超聚变,也是探索者之一。

刘宏云强调,企业要充分意识到智能体时代的紧迫性。超聚变不仅是这样看的,也是这样做的。超聚变聚焦“智能体”,正式发布“让智算数能更好地服务您,共建智能体时代”的全新战略。
从三年前的业务重构求生,到如今发布“共建智能体时代”战略,超聚变的探索路径,既反映了行业转型的共性挑战,也描绘了独特的智能体地形图。
看清时代即将赠予我们的宝藏和设下的暗礁,2025超聚变探索者峰会或许是一个索引。

智能体,并不是一种新事物。AI经典教科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中,就提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构建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的智能体。但传统的智能代理能力有限,直到大模型问世,赋予了智能体全新的生命力。
大模型的理解、生成、推理与可控性不断增强,让智能体agent具备了“自主规划+多任务处理”的能力。那么,发展“大模型智能体”,城市和企业会遭遇哪些未知的风险与暗礁呢?
作为先行者的超聚变,显然是有发言权的。聚焦于“智算数”,正是看到了当前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智能落地之困。大模型智能体的一大特征是自动拆解任务、应对复杂场景。但城市与企业中有大量真实场景和独特工作流,当前的智能体落地效果还不明确,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希望低成本、高可用的用例,来减少试错成本。
算力供应之难。智能体十分依赖大模型的能力,而大模型的终点是算力,算力的终点是电力,电力的终点是能源。所以,智能体的实现需要算力产业与绿色能源的融合创新。技术创新的难度,可能导致智能体的进展不及预期。
数据爆炸之重。智能体无处不在,意味着城市和企业每天会有极大规模的数据被生产、存储、传输、分析、利用,如何管理庞大的数据“养料”,也成为一大考验。
可以看到,不能很好地回应智算数等问题,智能体战略就很难顺利推进。幸好,超聚变没有选择“等别人探路”,而是以探索者精神主动开荒。

洛克定律认为,合理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是最有效的。
在智能体的无人区里探索,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是多点开花、没有边界的,一样需要集中资源在合理且有价值的战略目标上。如何确定目标,就考验企业的智慧与眼光了。
以超聚变为例,就以智能体作为远景目标,将技术攻关目标锚定在四大领域的边界内,包括AI(大模型使能)、算力Computing(双生态安全异构)、数据Data(数据使能)、能源Energy(高效电热管理)。这四大领域,构成了智能体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首先,企业需要AI大模型作为智能体的认知决策大脑。为此,超聚变通过Fusion AI Space大模型加速引擎,集成了AI开发平台、AI加速软件栈、资源编排和调度等一系列软件与服务,让企业更高效地开发智能体。
接下来,智能体的运行需要实时算力,超聚变在AI算力、双生态安全异构计算上持续发力,2024年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稳居第二,为政府和商业智能体提供算力保障。
数据既是智能体的“养料”,也是城市和企业的重要数字资产。针对数据的安全、高效管理与利用,超聚变也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比如超聚变的数字城市操作系统,通过融合AI原生与安全原生能力,深度融合数字资源,加速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数据流动,打造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高耗能的大模型和大规模的智能体,用电量激增,让电费成为城市和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为此,超聚变聚焦于高效电热管理,在液冷技术、液冷服务器、AI调度算法等方面持续攻关。
可以看到,智能体的开发、落地、运维成本等全生命周期,通过四大领域(Ai大模型、算力、数据、能源)的突破,可获得闭环支持。在超聚变的实践土壤上,智能体可以茁壮地生长。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超聚变的探索能否转化成千行万企的红利呢?毕竟进入无人区,与伙伴同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2025峰会,就是叩问答案的时刻。

相信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地区,都对如何拥抱智能体这一技术浪潮有很多疑问。即将召开的超聚变探索者峰会2025,或许能让大家很快解开疑惑。
我们期待在峰会上得到解答的几个疑问:
Why为什么要用智能体?智能体对个人的挑战与机遇分别是什么?
How智能体怎么用?比如一家普通的制造企业,如何将智能体部署到工作流当中?城市、政府及智算产业要做好哪些准备?
What智能体用在什么场景?当前的大模型智能体可以在哪些行业中落地了,有没有真实用例?

不让一个人掉队智能体时代,通过这一场峰会,或许智能体的愿景,有望穿透行业与认知的壁垒,成为大众都可感知、可参与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超聚变的探索价值不止于技术,还为全民参与智能体时代提供了路径。
与其在无人区中等待救援,不如成为主动开荒与绘制地图的人。当超聚变迈出第一步,千行百业也会奔赴而来。
不妨就把2025年的探索者峰会,作为你踏上智能体浪潮中的第一站吧。

相关文章
-
瞄准可靠性难题,全国首个高阶程序大模型可信框架开源
7月27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从通用智力到专业生产力:高阶程序引领的AI应用新范式”论坛上,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密算宣布对外开源高阶程序(High-Order Program)大模型可信应用技术框架,推动解决大模型在专业应用中的可靠性困境,加速大模型在专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据悉
2025-07-27 17:23:00
-
“保价”500元为何只赔30元?专家详解快递“保价”规则
近万元物品严重损坏,快递公司只赔几百元。如何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破解快递理赔困局?在网购盛行的当下,快递服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和邮寄物品的多元化,快递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损坏和丢失的风险,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万元电脑运输损坏保价两千只赔两百”等类似话题,曾
2025-07-27 16:20:00
-
鼎美汇:追溯成立之源,领航美业新征程
在当今美业发展的浪潮中,鼎美汇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顺应行业变革趋势与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随着美业的结构性增长机遇期的到来,消费升级促使需求裂变,技术革新重塑行业生态,政策规范与资本整合双轮驱动发展,但同时也面临恶性竞争、服务质量失衡、产业链冗长等诸多痛点。英国中华总商会在美业领域深耕多年,从2012
2025-07-25 19:31:00
-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
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将会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以及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练好内功,行业协同共建,市场活力、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让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段时间,在
2025-07-25 08:22:00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新华社:AI驱动城市产业新生态——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探访记
按下按钮,咖啡机器人便扭动着两条机械臂,自如地完成磨咖啡豆、接粉取水、三段式冲煮等流程,端上一杯香气四溢的美式咖啡;站在“换装魔镜”前,隔空摆动手势就可以更换“身上”的衣服;在大屏幕上输入指令,可以让图片秒变视频……图为机器人正在制作咖啡。(皇姑区委宣传部供图)在沈阳市皇姑区,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一
2025-07-24 17:01:00
-
一把标准尺“量”出产业新动能
统一划分标准后,执法过程更加直观、简便,更具操作性。受访者供图7月22日,广东樱井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坐便器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条先进的环形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批刚刚完成3C认证的产品摆放整齐,即将发往各大市场。“现在认证周期缩短至10天,检测费用也下降了15%。”公司负责人黄丽敏说。这一变化,源于6
2025-07-24 0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