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脑极体Unity

前不久,一款中国团队打造的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火爆出圈,让“智能体agent”一夜之间成了科技界的“顶流”。2025年,成了智能体的“爆发元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智能体将作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数字搭档”,变得无处不在。
然而当下,仍有很多人和企业不知道如何拥抱智能体,迫切需要从一些样本中,汲取经验、力量与信心。
面向智能体的未来,超聚变,是先行者之一。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宏云,预判性地提出了“智能体时代”的概念。他曾公开表示,未来企业会由一半的数字员工和一半的人在共同运转,相对独立完整的智能体会大量出现。对AI认知的早或实践早的企业,会比那些认知的晚和实践的晚的企业,在两到三年内会构建出20%到30%以上的综合优势出来。
超聚变,也是探索者之一。

刘宏云强调,企业要充分意识到智能体时代的紧迫性。超聚变不仅是这样看的,也是这样做的。超聚变聚焦“智能体”,正式发布“让智算数能更好地服务您,共建智能体时代”的全新战略。
从三年前的业务重构求生,到如今发布“共建智能体时代”战略,超聚变的探索路径,既反映了行业转型的共性挑战,也描绘了独特的智能体地形图。
看清时代即将赠予我们的宝藏和设下的暗礁,2025超聚变探索者峰会或许是一个索引。

智能体,并不是一种新事物。AI经典教科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中,就提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构建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的智能体。但传统的智能代理能力有限,直到大模型问世,赋予了智能体全新的生命力。
大模型的理解、生成、推理与可控性不断增强,让智能体agent具备了“自主规划+多任务处理”的能力。那么,发展“大模型智能体”,城市和企业会遭遇哪些未知的风险与暗礁呢?
作为先行者的超聚变,显然是有发言权的。聚焦于“智算数”,正是看到了当前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智能落地之困。大模型智能体的一大特征是自动拆解任务、应对复杂场景。但城市与企业中有大量真实场景和独特工作流,当前的智能体落地效果还不明确,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希望低成本、高可用的用例,来减少试错成本。
算力供应之难。智能体十分依赖大模型的能力,而大模型的终点是算力,算力的终点是电力,电力的终点是能源。所以,智能体的实现需要算力产业与绿色能源的融合创新。技术创新的难度,可能导致智能体的进展不及预期。
数据爆炸之重。智能体无处不在,意味着城市和企业每天会有极大规模的数据被生产、存储、传输、分析、利用,如何管理庞大的数据“养料”,也成为一大考验。
可以看到,不能很好地回应智算数等问题,智能体战略就很难顺利推进。幸好,超聚变没有选择“等别人探路”,而是以探索者精神主动开荒。

洛克定律认为,合理的目标才是合适的目标,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是最有效的。
在智能体的无人区里探索,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是多点开花、没有边界的,一样需要集中资源在合理且有价值的战略目标上。如何确定目标,就考验企业的智慧与眼光了。
以超聚变为例,就以智能体作为远景目标,将技术攻关目标锚定在四大领域的边界内,包括AI(大模型使能)、算力Computing(双生态安全异构)、数据Data(数据使能)、能源Energy(高效电热管理)。这四大领域,构成了智能体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首先,企业需要AI大模型作为智能体的认知决策大脑。为此,超聚变通过Fusion AI Space大模型加速引擎,集成了AI开发平台、AI加速软件栈、资源编排和调度等一系列软件与服务,让企业更高效地开发智能体。
接下来,智能体的运行需要实时算力,超聚变在AI算力、双生态安全异构计算上持续发力,2024年在中国服务器市场稳居第二,为政府和商业智能体提供算力保障。
数据既是智能体的“养料”,也是城市和企业的重要数字资产。针对数据的安全、高效管理与利用,超聚变也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比如超聚变的数字城市操作系统,通过融合AI原生与安全原生能力,深度融合数字资源,加速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数据流动,打造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高耗能的大模型和大规模的智能体,用电量激增,让电费成为城市和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为此,超聚变聚焦于高效电热管理,在液冷技术、液冷服务器、AI调度算法等方面持续攻关。
可以看到,智能体的开发、落地、运维成本等全生命周期,通过四大领域(Ai大模型、算力、数据、能源)的突破,可获得闭环支持。在超聚变的实践土壤上,智能体可以茁壮地生长。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超聚变的探索能否转化成千行万企的红利呢?毕竟进入无人区,与伙伴同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2025峰会,就是叩问答案的时刻。

相信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地区,都对如何拥抱智能体这一技术浪潮有很多疑问。即将召开的超聚变探索者峰会2025,或许能让大家很快解开疑惑。
我们期待在峰会上得到解答的几个疑问:
Why为什么要用智能体?智能体对个人的挑战与机遇分别是什么?
How智能体怎么用?比如一家普通的制造企业,如何将智能体部署到工作流当中?城市、政府及智算产业要做好哪些准备?
What智能体用在什么场景?当前的大模型智能体可以在哪些行业中落地了,有没有真实用例?

不让一个人掉队智能体时代,通过这一场峰会,或许智能体的愿景,有望穿透行业与认知的壁垒,成为大众都可感知、可参与的共识。从这个角度看,超聚变的探索价值不止于技术,还为全民参与智能体时代提供了路径。
与其在无人区中等待救援,不如成为主动开荒与绘制地图的人。当超聚变迈出第一步,千行百业也会奔赴而来。
不妨就把2025年的探索者峰会,作为你踏上智能体浪潮中的第一站吧。

相关文章
-
红河州,全省第二!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红河州作为云南省的农业大州正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不断优化的出口环境书写着农产品出口的新篇章从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丰收景象到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的勃勃生机红河州正以破竹之势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现从“内销”到“出海”的华丽转身2025年1月至7月全州农产品出口28.8亿元增长
2025-09-10 17:48:00
-
拆解上市银行科技金融!六大行贷款余额近23万亿,多家股份行破万亿
今年上半年,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增速迅猛。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提及对科技金融的具体支持举措,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截至6月末,以6家国有大行统计口径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合计已超过22.87万亿元,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
2025-09-08 11:46:00
-
我国拟修订企业破产法 补齐市场退出机制短板
破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制度。现行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在推动经营主体有序退出、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法已不适应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进行修改。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全国人大财经委提请审议的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草案共16章2
2025-09-08 10:34:00
-
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
【大河财立方消息】日前,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与惠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吸引了3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认证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重点讲解了其适用范围、额度期限和申办流程,旨在针对性解决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
2025-09-04 18:07:00
-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深入一线的真调研;切实转变记者作风文风,更需要沉到现场的实功夫。本报将依托“众观智库”平台,着眼国情看省情,立足省情看国情,沉到一线、解剖麻雀,切实提升深度报道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有
2025-09-01 06:53:00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天津听一场桥边音乐会!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8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这座因河而兴中西交融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之姿迎接八方来客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天津以桥为纽带以音乐为语言向世界传递“和合共生”的文明理念谱写出一曲流动的城市诗篇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六百年的漕运码头让天津的血液里流淌着水的灵动与桥的坚韧值此
2025-08-31 1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