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门渔村:文化为帆,驶向更广阔蓝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09:35:00    

东门渔村俯瞰图。图片来自象山县传媒中心

走进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上的东门渔村,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村口“浙江渔业第一村”的标牌,道出了这个海岛渔村的特色风情。

东门渔村历史悠久,唐神龙二年象山立县时便属其辖区范围内,至今还有“新石浦,老东门”之说。

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最美渔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东门渔村文化资源丰厚,渔家风情浓郁,被誉为“活态”渔文化博物馆。

东门渔村村口。图片来自象山县传媒中心

这里既有宋元时期的海防遗迹,又有传承千年的开洋谢洋;既有国家级非遗渔民号子的粗犷回响,又有渔家乐里飘出的海鲜香气……这座面积仅2.8平方公里的海岛渔村,如今正在用文化这把“金钥匙”,打开渔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千年渔俗被打造成文化IP

“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声誉的电影《渔光曲》的外景,就是在我们村拍的!”东门渔村村委会副主任任建奇介绍,东门渔村80%以上的渔户从事海洋捕捞及相关产业。在发展中,东门渔村推动“以文赋能”,打造渔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产业持续“破圈”。

至今,东门渔村较完整地保存了渔区民俗文化。渔民们组建龙灯队、锣鼓队等文艺队伍,大家每年自发组织开展渔民兄弟文化季、渔民开洋谢洋、开渔节等民间节庆活动,弘扬渔文化。

节庆活动。图片来自象山县传媒中心

“一敬酒,祝福海洋!二敬酒,波平浪静!三敬酒……”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的“开洋”,千艘渔船齐鸣号角,渔嫂们抬着五谷祭品走向妈祖庙,再现千年祭祀场景。如今,渔民开洋谢洋、象山渔民号子以及石浦—富冈如意信俗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去祭海是求平安,现在成了渔村的‘文化招牌’。”驻东门渔村的宁波市级文化特派员林华奇告诉记者,自2008年“渔民开洋谢洋”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后,村里组建了专业表演队,将传统祭祀发展为可体验的沉浸式文旅活动。每年开渔节期间,祭海仪式吸引数十万人看网络直播。

渔民文化季活动现场。东门渔村供图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七届渔民文化季上,8700余名村民与游客共赴这场海洋文化的盛宴——

东门渔村主干道上,500余米长的宴席宛如游龙铺展,871桌渔家宴同时开席。葱油青蟹、弹滑肉丸、鱼滋面等当地特色海鲜佳肴接连上桌,渔嫂们热情张罗,宾客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渔村的独特魅力。

游客体验民俗。东门渔村供图

东门岛有城隍庙关公殿,每到关公磨刀日,渔民们以铿锵的“渔民号子”祭拜关公,祈愿风调雨顺、海疆安宁、鱼虾满舱。

今年的关公磨刀日,在坚守传统中增添了不少新元素。

林华奇协同镇村策划组织了一场“海韵潮音·文艺小摊”展演,村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专业演员同台献艺,并用关公文化元素布置“千人宴”现场,特别打造了关公NPC在席间与游客们趣味互动,让游客和村民沉浸式感受渔家民俗和关公忠义文化。

关公磨刀日。东门渔村供图

“拜关公、磨大刀,是祖祖辈辈的规矩,更是我们渔民心中的念想,现在看到这些民俗特色吸引这么多游客来体验,带动村里发展,我们跳得更有劲了。”老渔民陈阿伯感慨地说。

历史遗迹变身文化地标

碧海蓝天之间,青石板路蜿蜒,明代古城墙与网红灯塔相映成趣,鱼拓画、鱼骨艺术品点缀街巷……近年来,东门渔村依托丰富的渔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留下来”。

“我们村靠海,很多游客原本只是来看海,现在却被渔文化吸引,打卡海防遗址文化地标,体验这里的特色渔文化……游客也愿意多住几天。”以“渔”引客的澜息里民宿主人罗双宇说。

东门渔村在转型发展中主打文化旅游牌,整合滨海风光、古村落风貌、民俗风情等资源,打造“渔文化艺术村”研学基地、休闲捕捞“渔家乐”、海景民宿等文旅项目,推动渔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在村非遗传习所,鱼拓技艺传承人王羽正指导游客将鲳鱼拓印成画。“鱼鳞作云纹,鱼骨当山峦,一条鱼就是一幅画。”王羽说,鱼拓画课程每年吸引上万名学生,让渔文化从“墙上展览”变为“手中体验”。

漫步村中,渔民出海、鱼市交易的鲜活场景与鱼拓画、龙灯等文化元素交织,形成独特的渔村风情。渔民休闲公园、妈祖文化园、渔文化墙、非遗传习中心等讲述着时代的发展、渔民生活的变化。

为保护这些“会说话”的历史,村里近年来投入220万元修缮古建筑。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重点保护文保单位,同时加快非遗展示平台的建设。”任建奇介绍,目前已修复城隍庙、天后宫、王将军庙等8处古建筑。

任建奇表示,不仅要保护遗迹,更要让文化融入生活,让每位村民都能讲述渔村的故事。“下一步村里将增设渔文化主题灯饰、雕塑等景观小品,并筹建村史馆,集中展示‘渔民开洋谢洋’‘象山船模’等非遗项目,进一步凸显古渔村特色。”

从“靠海吃海”到“上岸”创业

搭乘开渔节东风,这几年东门渔村凭借渔文化特色,乡村旅游风生水起。一批特色“渔家乐”先后涌现,成为东海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进渔港路的“海角7号”民宿,渔网、浮球等装饰充满海洋风情。民宿主人张素娟笑着展示墙上的老照片,丈夫丁爵逵曾是船老大,如今转型做民宿,“旺季的时候一房难求,需要提前预约,大部分是周边城市想来看海的客人。”

像这样的渔文化主题民宿,东门渔村已有20余家,去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

“鱼头做骨酱,鱼肉做鱼丸、鱼包肉、鱼滋面,鱼皮做熏鱼,剩下的鱼骨架熬粉丝汤……一条马鲛鱼可以做六道菜。”东门渔村丰收日渔家乐的丁雅玲推出的“马鲛鱼宴”,成为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的招牌菜。

“我们还紧跟社交平台潮流,推出‘网红海鲜套餐’,摆盘要精致,让年轻人的手机先‘吃’!渔村越来越美了,游客多了,生意自然跟着红火。”丁雅玲对未来充满期待。渔家乐的创新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胃,更带动了渔村餐饮业的升级。

文化赋能更让渔村“出圈”。2010年,浙江省象山县成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东门岛成为试验区中的核心区。“象山县海洋文化研学中心”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门岛人,该研学中心负责人丁建东多年来一直为渔文化的传承发展上下奔走。

“东门渔村的渔民出海作业,创作了很多关于鱼的民间故事,传唱至今。把这些渔文化故事创作成文艺作品进行传播,把艺术品放在民宿、景点、院落等,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丁建东说,结合村庄发展,村子设计推出研学、亲子游、团建等多样化旅游线路,也让古渔村逐渐破局出圈。

丁建东介绍,渔村里建起以渔文化为核心的体验基地,开发了适合中小学生体验的鱼类故事、鱼拓技艺、鱼骨造型、鱼灯制作、贝壳记忆、东海神泥等30多门较为完整的渔文化特色体验课程。

行走在东门渔村,渔人的故事像浪花一样从未消散;在这里,游客可以选择一条喜欢的鱼,自己动手制作一幅鱼拓画;还可以在海浪声中学唱一段渔民号子,感受渔民奔放豪迈的情怀……

“只有了解渔文化、学习渔文化、热爱渔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在丁建东的带领下,该研学中心凝聚一批倾心海洋文化研究、志在海洋文化推广的教师团队,不断发掘和推广渔文化。

丁建东参与合著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与象山实践》,为象山县获批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提供了有力佐证,填补了海洋文化教学用书的空白。

“去年我们推出的‘东海奇渔记夏令营’广受好评,三天二夜的探索营体验,沉浸感满满,带孩子们开启一段神奇的旅程,在寓教于乐中享受渔文化的魅力。”丁建东介绍,渔村里的体验基地已经成为研学的热门点,每年接待海内外学者、游客、学生数万人。

如今,东门渔村的故事仍在续写。渔民们讲述着半生风浪,游客体验鱼拓画的乐趣,孩子们学唱渔民号子……这座古渔村正以文化为帆,驶向更广阔的蓝海。

相关文章

  • 寻访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人(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章建根日常巡山途中。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朱中华进行抄纸工序。朱起杨摄禁捕期结束后,渔民在江上打鱼。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摄《富春山居图》中的一处渔夫形象。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江江景。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以山水为主。其中,点缀着挑柴的樵夫、垂钓的渔夫和徐行的山

    2025-08-17 10:34:00

  • 开渔啦!千帆竞发背后,有汕尾移动5G护航

    “开渔啦!”随着一声声号令响起,一阵清脆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艘艘渔船缓缓驶离渔港,踏上新一轮的“耕海”征途。千帆竞发的背后,是汕尾移动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责任担当和数智守护。为确保开渔文旅活动顺利开展,汕尾移动迅速组建应急通信保障团队。在主会场、各大码头、海鲜美食集市等重点区域,该团队全面梳

    2025-08-16 22:17:00

  •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西葛奇幻海洋世界项目签约 总投资5亿元

    观点网讯:7月26日,茂名滨海新区海洋生态展示中心(西葛奇幻海洋世界)项目签约活动在滨海新区西葛驿站举行。该项目将以“海洋生态+科技互动+文化体验”为核心,打造集生物展示、科普教育、主题娱乐、滨海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中心。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将打造沉浸式海洋体验综合主题馆、海狮

    2025-07-28 16:04:00

  • 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中国日报7月26日长沙讯 7月25日,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颁奖仪式暨首场宣讲在长沙市望城区落幕。本次大赛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宣讲革命故事,涵养红色情怀,将伟大的血脉精神代代相传。经过为期十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全国的175名优秀选手讲述了224个精

    2025-07-26 21:55:00

  • 蒙阴县司法局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开展《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宣传活动

    鲁网7月25日讯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宣传普及,7月24日,蒙阴县司法局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互动讲解等形式,向过往游客宣传普及《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的主要内容、立法背景与重

    2025-07-25 10:29:00

  • 西安城墙惠民“组合”再升级

    千年城垣展新姿,文旅惠民暖意浓。增设开放门点、永宁门喷泉常态开演、西安城墙惠民卡……近日,西安城墙打出一套提升服务能级的“组合拳”,这不仅让这座“世界级宝贝”变得更加可亲、可近、可感,更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生动实践。17处登城,方便旅客畅行无忧西安城墙已开放17处登城

    2025-07-23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