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晋祠,何以传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1:53:00    



文物名:鱼沼飞梁


尺寸: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


时代:北宋


藏宝地:晋祠博物馆


讲述者:王爽路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晋祠,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最初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后逐渐发展为集建筑、园林、雕塑、碑刻于一体的文化瑰宝。


今天,在晋祠博物馆资深讲解员王爽路的带领下,首先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三宝”之一,有着世界上最古老的立交桥之称的鱼沼飞梁。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沼中多鱼,故名“鱼沼”。高空俯瞰沼上桥梁如展翅飞鸟,故称“飞梁”。跨越1500多年,这座被称为“立交桥鼻祖”的特殊桥梁仍人来人往,承载着悠悠岁月。


当然,晋祠绝非只有鱼沼飞梁,在王爽路的介绍下,我们除了探寻鱼沼飞梁的匠心故事,还将感受更多的晋祠胜景。


鱼沼飞梁 图源:山西晚报


超前设计

鱼沼飞梁的前世今生


晋祠,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包含着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期的98座古建筑。沿着晋祠中轴线,一眼千年,汇集了三大国宝建筑: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作为晋祠“三宝”之一,鱼沼飞梁造型十分独特,它是中国极为罕见的十字桥梁形式,左右下斜连到沼岸,东西南北方向皆可通行。梁思成曾站在这里惊叹: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很多游客来到晋祠,可能注意不到脚下这座桥,它宛如一条纽带横跨在鱼沼之上,前后与圣母殿、献殿相连。”王爽路介绍,鱼沼飞梁桥面下大有“乾坤”:桥梁采用斗栱与梁枋搭配承接之法,巧妙地把石桥的重量分担到桥柱上,增强了桥梁的稳定性。在方形沼内有 34 根小八角形石柱,柱底为“覆盆莲瓣式”柱础,柱头放置大斗,斗上有十字拱相交,柱顶架斗拱与横梁接连,梁上承托十字形桥面。据专家考究,石柱和柱础造型具有北朝风格,其他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



此外,整个桥梁设计十分巧妙,石柱的耐腐、耐磨、耐燃性,和木材的韧性、塑性、粘弹性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力与美”的完美交融,让它可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坚固美观。


鱼沼飞梁 图源:晋祠博物馆官网


“三宝”成网红 焕发新活力


提及晋祠“三宝”,不得不说建于北宋时期的主殿——圣母殿,大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殿周柱子略向内倾,角柱显著升起,形成飞檐;殿顶黄绿琉璃相加,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晋祠圣母殿 图源:山西晚报



“以前提起圣母殿,总会说建筑有多么宏伟,但现在圣母殿前檐柱上的‘比耶龙'‘点赞龙'‘国标龙'等成为游客新宠。”王爽路介绍,晋祠圣母殿前有8根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木雕盘龙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八条盘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很多游客在惊叹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同时,已经被北向第二条龙成功“萌化”,只见殿前右侧这条盘龙,身子前倾,右爪伸出,龙爪的造型类似拍照片时喊“耶”的剪刀手势,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比耶龙”,晋祠新的流量密码随之而来,冰箱贴、小挂件等统统安排。


木雕盘龙 图源:山西晚报


大家知道“古代的冰箱”长什么样吗?位于圣母殿前方的献殿,一眼看上去像个凉亭,实际上是用于存放贡品的享堂。献殿初建于金大定八年,其建筑依靠榫卯结构连接而成,其通风透气的设计使得内部温度低于四周环境,从而被称为“古代的冰箱”。


献殿 图源:晋祠博物馆官网


晋祠“三绝” 绝在独一无二


王爽路介绍,人们来到晋祠,还要探寻“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


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周柏长于圣母殿右侧,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树干粗壮,像一条横卧的巨龙,因此也有“卧龙柏”之美誉。在晋祠,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苍松、翠柏、古槐等尚存二十余株,它们见证着晋祠的数千年时光。而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出自断层岩,其水冬暖夏凉,终年恒温17摄氏度,泉水清澈见底,昼夜涌出,生生不息,被誉为“晋阳第一泉”。


难老泉 图源:山西晚报


随后,王爽路以43尊宋代彩塑侍女像为例,带领大家穿越到千年前的宫廷生活图景:圣母邑姜像头戴凤冠,霞帔珠缨,端庄高贵;42尊侍从像对称分列于圣母神龛两侧,有的奉文印翰墨,有的洒扫梳妆、奏乐歌舞。这些彩塑绝妙之处,恰恰在于“一像一魂,一塑一境”,一颦一笑之间明艳而又生动。


圣母殿内塑像 图源:山西晚报


当然,晋祠的宝藏不止有“三宝”“三绝”,还有水镜台、唐叔虞祠、奉圣寺等,都是晋祠独一无二的标志。



“不管是千年岿然的鱼沼飞梁,还是‘似诉生平’的宋塑侍女像,都在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遗产,从不是静止的展品,而是古今对话的桥梁。在这个属于博物馆的日子里,愿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文明根基,让中华文化永远生生不息。”讲解员王爽路的这段话令人启迪:一件文物,对照的不止是古今,更多的还有镌刻于民族血脉中的文明传承。


侍女像 图源:晋祠博物馆官网




NEWS

最新消息


俗话说,不到晋祠,枉到太原。今年“五一”期间,晋祠博物馆特别推出“晋韵雅集 传承绽放”系列文化活动,迎接众多游客。现场,讲解员们化身“文化使者”,带领游客们探秘宋代营造古建筑法式、解密“十字形”桥体的智慧,让更多游客感受到晋祠的独特魅力。据统计,“五一”假期晋祠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15.92万人次,同比增长16.92%,创历史新高。


晋祠博物馆外景

图源:晋祠博物馆




审核|吕国俊

相关文章

  • 晋祠,何以传奇?

    文物名:鱼沼飞梁尺寸: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时代:北宋藏宝地:晋祠博物馆讲述者:王爽路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最初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后逐渐发展为集建筑、园林、雕塑、碑刻于一体的文化

    2025-05-08 11:53:00

  • “五一”假期,普陀区各大公园活动丰富,客流创新高

    “五一”假期,普陀区各大公园迎来客流高峰,呈现出一派人气旺盛、活动丰富的热闹景象。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普陀区的大小公园精心筹备,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假日体验。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5月1日至5月5日,全区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34.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9.5%

    2025-05-07 08:16:00

  • 黑龙江跨境旅游增势显著 涉旅行业“花式”引客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哈尔滨5月6日电 (记者 王琳)记者6日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该省“五一”假期的游客接待量、游客总花费实现双增长。另据线上平台数据,该省跨境旅游订单量、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均增势显著。经移动大数据测算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分析,“五一”假期,黑龙江省累计接待游客1723

    2025-05-06 21:44:00

  • 文旅局长当导游带团,一条文旅宣传的“新赛道”?

    据新闻报道,这个五一假期,浙江开化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姜敏,带领近20名持导游证的干部,连续5天公益带团讲解。因为这群“特殊导游”的存在,浙江开化这座千年古城的文旅产业在这个五一也算“破圈”了。近几年,各地文旅局长们有点忙。为了给当地赢得一张“网红”门票,他们变着花样为地方旅游“代言”:或变

    2025-05-06 06:31:00

  • 露营、遛娃、徒步……本地市民爱上太阳岛“微度假”

    “作为一名哈尔滨人,每年的‘五一’我都会和家人、朋友来太阳岛春游、踏青,太阳岛已经是我们假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假期时间有限,但是来到哈尔滨我们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太阳岛,因为这里大人和孩子都可以玩得特别开心。在这里也能欣赏到春夏之际哈尔滨的花草美景,有机会还要带孩子来哈尔滨,再来太阳岛。

    2025-05-05 21:31:00

  • 立夏节气下大雪,山西芦芽山关闭所有景点

    极目新闻记者 王鹏5月5日,立夏,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忻州市芦芽山景区下起了大雪,积雪有近十厘米厚,从视频可以看出,当地景区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山间的树木也披上了晶莹剔透的“冰衣”,每一根枝条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芦芽山雪景(图源:网络)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景区工作人员得知,景区从5月4日下午开始下雪

    2025-05-05 2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