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4年贵阳贵安实现人口增长和人才集聚同步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5:56:00    

4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2025年贵州省“人才日”活动暨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贵阳常住人口增加19.96万人,人口总量达660.25万人,在已公布人口数据的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同时,人才总量增加13万人、达到151.5万,占全省22%,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双“50强”榜单。

近年来,贵阳贵安持续打造“筑才”品牌、实施人才行动、搭建人才平台、优化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机制,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城市人才吸引力、承载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实现人口增长和人才集聚的同步提升‌。

持续擦亮“筑人才·强省会”工作品牌。引才方面,通过人才博览会、赴外引才等活动,2024年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989人。育才方面,精准抓好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六类人才”培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4万人次、技能人才评价5.22万人次。用才方面,借助“强省会”政策红利,促进280名科研人员来筑兼职创新或参与项目合作,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支持资金1.03亿元。留才方面,坚持服务留才、感情留才,办理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重点关注事项1500余件。

大力实施人才行动。紧盯高校毕业生,市领导领衔包保,到省内75所高校和省外9所黔籍学子集中高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举办线上线下招引活动299场,新增13.06万名高校毕业生留筑。紧盯重点产业,加快制造业、大数据、乡村振兴等人才集聚,新增产业人才5.46万人。紧盯重点领域,聚焦教育、医疗、科技等重点领域,加快补齐紧缺型人才短板。引进教师1738人,选拔培养“黔灵名师”和省市骨干教师等838人。引进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204人,新增研发人员595人。

积极打造人才信息平台。建设人才信息平台,汇集4000余万条人才数据资源,打造可视化“智慧人才”驾驶舱、指挥舱,人才服务更加精准。建设人才服务平台,支持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一园三区”(贵阳人才大厦核心园区、贵阳高新区分园区、贵安新区分园区)累计入驻机构102家,累计营收达到138.38亿元,服务企业3.91万家。成立贵州省首个市级人才集团,坚持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设“四城”联动平台,发挥贵州科学城、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科研、产业、人才优势,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协同转化科技成果82项,四城市场主体达到2.1万户,人才总量达到9.36万人。

打好“卡、钱、户、房、岗”政策组合拳,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3条。聚焦“卡”,完善“筑才卡”分类认定和服务保障体系,累计向1868名发放高层次人才筑才卡、向520人发放产业人才筑才卡、向3.17万人发放青年人才筑才卡。聚焦“钱”,2024年为2.92万家用人单位、14.63万名人才兑现各类奖补9.98亿元。聚焦“户”,深化“三最”户籍政策,新增常住人口19.96万人。聚焦“房”,386名高层次人才免费入住市、区两级人才公寓,“筑梦驿站”服务青年人才1.39万人次。发放租房补贴641.02万元、购房补贴457万元。聚焦“岗”,健全稳岗拓岗优岗机制,通过贵阳人才网、“筑人才”APP将征集的19.72万个优质就业岗位精准匹配推送给各类人才和高校毕业生。

据悉,下一步,贵阳贵安将继续按照“五个人才”总体思路,加快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为八方英才来贵阳贵安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做好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军 李莎 旷光彪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相关文章

  • “小黄精”如何撑起林下经济大产业?业界人士“湘中药谷”谋产业振兴

    中新网娄底9月9日电 (傅煜 曹庆华 曾振科)9日,第五届全国林下生态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湖南新化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多花黄精诞生地,共谋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黎明明 摄黄精作为林下经济的优质品种,兼具生态、经济、药用多重价值,既是“药食同源”的传统瑰宝,更是提

    2025-09-10 16:58:00

  • 从“有效”转向“长效”

    罗天帮扶工作“有效”不易,实现“长效”更难。近年来,阳春市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探索表明,帮扶工作从短期见效向长期可持续迈进,核心在于机制创新。真正的长效帮扶需实现“授人以渔”。广州美术学院与阳春二中共建课程体系,不仅是资源输入,更是教育方法的融合与师资能力的再造;石望镇香水柠檬产业全链条开发,也不是简

    2025-09-10 08:12:00

  • 把握理论和实践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反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立足国情更好

    2025-09-10 06:50:00

  • 南山120多家名企集结深大!4000+岗位精准递“橄榄枝”,助高校毕业生逐梦启航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百万英才汇南粤・向南而行2025年秋季南山区重点企业招聘会于近日在深圳大学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南山区人力资源局主办,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网信办)协办,深圳大学提供支持。本次活动汇聚腾讯音乐、华强方特、深信服、逐际动力、零次方机器人等122家各行业优质企业,覆

    2025-09-09 13:54:00

  • 拆解上市银行科技金融!六大行贷款余额近23万亿,多家股份行破万亿

    今年上半年,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增速迅猛。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提及对科技金融的具体支持举措,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截至6月末,以6家国有大行统计口径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合计已超过22.87万亿元,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

    2025-09-08 11:46:00

  • 2025年暑运收官,桂林空运水运客流数据出炉

    2025年暑运收官,记者从桂林机场、桂林海事局了解到,目前暑运期间各项数据均已出炉,其中桂林机场暑运期间运输旅客143.2万人次;水上安全发送游客突破453.54万人次。据了解,2025年暑运期间桂林机场航班起降0.96万架次,运输旅客143.2万人次,日均2.3万人次,航班平均客座率达87.5%,

    2025-09-05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