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是直通车
中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
当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办“202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与会专家针对一季度经济数据,围绕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展开分析与研判,企稳、回暖、增强等成为“关键词”。
消费企稳态势延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汪俐辰 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会上表示,一季度国内消费企稳态势延续,结构调整向上,向新势头不改,政策加力显效。
王微指出,作为衡量消费的主要指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年全年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是实现消费市场发展企稳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稳”的基础也在变好。从居民收入看,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收入水平改善,国家提高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也在加快落实,为提振消费提供了稳的基础。
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延续了持续向服务消费转型升级的态势。春节假期期间,居民出行度假、文化娱乐及体育健康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电影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多地演唱会一票难求。
消费品提质升级也在加快,特别是以“两新”政策支撑的消费品置换升级在加快。她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举例,汽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销售占比较高,手机、平板、电脑和一些中高品质的家电产品销售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房地产向结构性止跌回稳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汪俐辰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会上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保持持续向好态势,目前正向结构性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倪鹏飞称,从总量来看,各项指标跌幅收窄趋势更为明显。去年10月份以来,房地产各项指标跌幅持续收窄,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新开工、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个人抵押贷款等指标,跌幅明显收窄。
从结构来看,出现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趋势。一线城市整体表现较好,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6%,市场交易趋于活跃。二线城市改善性需求释放。从品质来看,好房子销售量价增长都较为明显。而且一季度土地市场升温比较明显,溢价率出现大幅回升,反映出积极向好的变化在延续。
在倪鹏飞看来,这是因为楼市的四大决定性因素开始出现良性循环。一是房地产本身,多项指标跌幅收窄;二是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向好;三是市场预期逐步得到修复;四是楼市负向循环被打破,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房地产有了持续正向发展的条件。
他认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基础还有待夯实。未来持续实现止跌回稳目标,应做四方面工作:一是对购房者要减负,二是“好房子”的配套要进一步完善,三是存量商品房收购要加力,四是注入优质资源激发购房潜力。
四个大数据指数显著回暖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汪俐辰 摄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在会上表示,通过高频数据对宏观经济运行形势进行监测分析,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和企业、外贸等四个方面多项高频指标呈现显著回暖态势。总体而言,经济运行好、成色足,发展韧性潜力和活力得到持续的显现。
一是消费。消费潜力正在加快释放,消费领域亮点纷呈,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从线下消费来看,今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了14.2%,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从生活服务消费来看,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8.3%,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7.4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一季度全国项目投资的中标金额同比增长了10.7%,3月同比增长11.6%。其中,市政设施、医疗卫生、交通工程领域增速较快,全国工程机械开工率节后也是持续回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正在加快。
三是工业生产和企业。工业园区生产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1.3%,其中3月同比增长14.9%,工业生产态势回暖明显。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8.4%,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四是外贸。一季度反映外贸活跃度的相关指标也稳中有升。比如,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的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0.6%,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1%,一季度日均国际货运航班的数量同比增长35.9%。保税区人流量指数同比上升18.8%。主要外贸港口船舶到离港数据监测发现,3月份滚装货船日均离港同比增长了8.1%,已经连续实现了13个月的稳步增长。
从三方面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汪俐辰 摄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会上表示,5.4%的增长实现“开门红”,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品以旧换新、资本市场回暖、央地财政协同发力等是助推经济增长的因素。
谈及中国资本市场近期表现,罗志恒表示,美国挑起关税战后,中国政府应对较为从容,市场投资者已有提前预期,中国版平准基金也非常及时地发挥了类平准基金的作用。
罗志恒说,当国家队进场后,可以看到民间方面的资本,包括民营龙头上市公司纷纷表态要回购增持,时效性很强。总体而言,在国家队资金和民间力量的结合下,此次资本市场应对关税冲击的效果较好。
罗志恒提出,可以更加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一是中国应对关税战更加从容,有更多工具应对外部冲击,基本面稳定是最大的底气。
二是国际投资者追求收益,在美国、欧洲股市下跌时间较长、幅度较大的背景下,最近了解到,有些国际投资者想到中国增加持仓。
三是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让好公司源源不断进来,让差公司坚决退市,增强对投资人的吸引力。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汪俐辰 摄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指出,一季度社融新增逾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人民币,在融资结构方面,普惠、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融资成本总体稳中有降,如3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相关利率同比均下降。
周景彤表示,一季度GDP增速达5.4%,超出市场预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资金投放呈现三个特点:总量稳,结构优,价格降。
此外,金融风险总体上缓解。周景彤分析称,房地产市场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房地产市场前、中、后端指标均出现边际好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显著缓解,城投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债务期限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债务风险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于合理区间,债券市场风险明显收敛。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一季度表现良好、超出预期,但是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复杂,经济回升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周景彤说,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稳增长以及外贸等领域支持,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所以后续需要做四方面调整和准备。
一是瞄准稳增长,适时降准降息,着力对冲宏观经济面临外部的冲击和下行风险;
二是瞄准稳市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瞄准稳外贸,积极应对关税政策的冲击;
四是从中长期瞄准产业升级,继续支持重点的领域。
相关文章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一季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
2025-04-30 10:33:00
-
美媒爆特朗普拟调整汽车关税政策以减轻冲击,网友:覆水难收,美国已彻底透支其信誉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美国《华尔街日报》2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采取措施减轻其汽车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防止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与其他已加征关税叠加,同时放宽部分用于美国本土汽车制造的进口零部件关税。美政府拟采取新措施的消息仍然让不少网友感觉不悦,有人直白斥责“覆水难收”,
2025-04-29 11:09:00
-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五一假期马上来了,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正在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的路上。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中国购物,几位外国游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那就是除了更好的商品、更多的选择外,更便捷的服务也很重要。 近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再次打出组合拳,三方面8项举措提高境外旅客在华
2025-04-29 09:50:00
-
重点培育!全国32个,辽宁俩
4月28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前夕,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清单(第三批),覆盖教育教学智能体、智慧农田建设、数据赋能精准医疗、低空巡查、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等众多领域。其中,32个重点培育的示范场景中,辽宁省“公共卫生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非煤矿山安
2025-04-29 09:22:00
-
新坐标: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681.67万元,同比增长37.59%
新坐标4月28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1.67万元,上年同期4856.15万元,同比增长37.59%;基本每股收益0.50元。
2025-04-28 18:02:00
-
泸州老窖:去年未实现营收增长15%,中高档酒贡献近九成收入
4月28日,泸州老窖(000568.SZ)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尽管去年业绩依旧正增长,但增速较2023年的20%以上大幅放缓,创近十年新低。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收和
2025-04-28 15: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