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有两家企业仅用三个月时间,与雄安从“初相识”到“常相伴”——以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把“家”从北京搬到雄安;去年12月第一次来访雄安的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3个月后便将10人的核心团队从南京迁至雄安。
为什么来雄安?两家企业负责人给出了同样的理由:未来之城的吸引力,激发创新的合力。当持续进化的AI技术遇上未来之城超大规模数字试验场,不断涌现的新场景、持续增加的新平台与“我懂你”的新政策,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链条的形成。
如果说企业与雄安的“初相识”看的是吸引力,那么大家“常相伴”则要靠合力与潜力。
毋庸置疑,作为一座拔节生长的新城,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极具吸引力,这首先体现在物理空间的聚合上。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作为专业主题园区,将算法开发、算力支撑、场景应用等创新要素浓缩在方寸之间。如今,同入驻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洞见科技与华清智言,不出楼就能紧密开展交流与合作。这种“上下楼”“门对门”的便捷,让技术方案能在数日内完成对接验证,而传统模式下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政策红利的高效转化,为企业提供了成长加速度。“很多在其他城市需要半年审批的流程,这里3个月就能完成。”洞见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姚明举例,公司正在推进的可信数据流转和密态计算芯片相关技术攻关与场景实践,从去年年底与雄安新区相关单位接触,到最终完成立项仅用时7个月,这在过去不可想象。将政策红利高效转化为商业效率,成为雄安吸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能级平台的搭建,为生态繁荣架设了跃升阶梯。6月揭牌的雄安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由雄安新区与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领衔的交叉信息研究院、张亚勤院士领衔的智能产业研究院共同建设,创建“1+6”公共研发平台,即1个人才实训平台与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6个方向的实验室;雄安脑科学与认知智能研究院、雄安医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雄安宣武医院医疗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雄安数字城市创新研究院以及气象感知融合创新实验室等多个共建平台启动建设,为人工智能企业落地新区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平台如磁石般吸引60余家企业落户,一条覆盖基础层至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栈生态链逐渐形成。
开放场景的牵引,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不久前,雄安新区组织开展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申报工作,该项目采取“双向”奖励制度。真金白银的政策激励下,不少落户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开始探索全新领域。
从一见钟情的“雄安印象”,到政策赋能的“雄安效率”,再到产业生态搭建的“雄安磁场”,这座拔节生长的城市,正在将吸引力转变为发展合力,邀请更多创业者共同挖掘未来之城的无限潜力。(曹铮)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
马斯克,盯上苹果!
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苹果公司涉嫌通过限制措施,使除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外的任何人工智能公司都无法在其应用商店排行榜中登顶,称此为“明确的反垄断违规行为”。马斯克表示,其旗下xAI公司将立即采取法律行动。xAI是马斯克于2023年创办的人工智
2025-08-12 19:24:00
-
300815,突然直拉!暴涨超15%!智元机器人入股!
企查查显示,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玉树”)股权结构在近日发生了变更。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元创新”)新增成为深圳玉树股东,持股5%。智元创新即智元机器人运营主体。深圳玉树成立于今年3月,原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玉禾田(深圳)智慧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玉禾田智慧”
2025-08-12 02:53:00
-
白洋淀上|“初相识”看引力 “常相伴”靠合力
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有两家企业仅用三个月时间,与雄安从“初相识”到“常相伴”——以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把“家”从北京搬到雄安;去年12月第一次来访雄安的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3个月后便将10人的核心团队从南京迁至雄安。为什么来雄安?两家企业负责人给出了
2025-08-11 08:00:00
-
最河北 奋进路·发展图景|石家庄:打造“经心办” 企业更安心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张超 朱昊明“快,太快了!”河北龙海药业医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田冲对于项目的建成,感触最深的就是每个环节的速度都超出预期。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位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北龙海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深度融合创新药物研发、高质量仿制
2025-08-08 07:29:00
-
“保价”500元为何只赔30元?专家详解快递“保价”规则
近万元物品严重损坏,快递公司只赔几百元。如何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破解快递理赔困局?在网购盛行的当下,快递服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和邮寄物品的多元化,快递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损坏和丢失的风险,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万元电脑运输损坏保价两千只赔两百”等类似话题,曾
2025-07-27 16:20:00
-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外贸逆势“突围”, 激活高原经济增长新动能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进上精准发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即日起,本报推出“青海经济年中观察”系列报道,精准把握经济新脉动,
2025-07-26 08: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