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前夕,毕节市金沙县第十四幼儿园以清明节气为契机,组织幼儿开展“巧手制青团 传承民俗情”主题实践课程,将传统文化、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打造“有滋有味”的活动课堂。

活动以“清明食俗”为切入点,教师通过介绍清明节吃青团的由来及文化内涵让孩子们观察新鲜艾草,学习制作青团所需的知识,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传统美德。青团不仅是美食,更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先辈的追思。

孩子们分组协作,从榨取艾草汁、揉制糯米面团到包裹豆沙馅料,全程参与制作环节。教师融入科学启蒙,引导幼儿观察面团颜色变化、感知食材特性,在动手实践中激发想象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通过揉面、搓团等动作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肢体协调性。
活动最后,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青团精心包装,分享给家人同伴,传递温暖与敬意。并在劳动实践中渗透德育(协作分享)、智育(观察探究)、美育(造型设计)、体育(动作发展)、劳育(技能习得)等。

此次活动以“一粒青团”为纽带,将传统文化、劳动实践与五育目标深度链接,通过“做中学”“玩中悟”的形式,让幼儿在感知、体验、创造中厚植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当传统文化遇见童真巧手,节气不再是书上的铅字,青团也不只是舌尖的美味,更成为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该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让育人活动“接地气、有灵气、显生气”。
特约通讯员 姜朝瑾 胡荣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相关文章
-
既低头赶路 也仰望星空——汝州外国语学校成长记
师生关系融洽7月,一张张喜报、一面面锦旗,纷纷送到汝州外国语学校。办校十年来,该校提前批录取人数逐年攀升。汝州外国语学校用十年光阴三千六百多个日夜,兑现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诺言。坚守初心知行合一成功往往起始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十年前,汝州外国语学校创办人在前往郑州接孩子的途中,所驾驶的
2025-08-08 15:23:00
-
探秘中医文化,点燃新闻热情!扬子晚报携手苏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红领巾小记者”之旅
7月23日至24日,由苏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与扬子晚报小记者工作室联合打造的“红领巾小记者”活动火热开展,36名优秀小学员开启了一场中华传统美德“学讲研传”与知识乐趣交织的双重体验。在弥漫药香的春晖堂,孩子们亲手辨识百草、制作香囊,触摸千年中医智慧;在扬子晚报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带来的趣味课堂上,学员们
2025-07-26 22:01:00
-
在现场|课堂上来了“魔法师”
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吕胜男“大家猜一猜,纸团能穿越进纸杯吗?”昨日,来自福山区科协唐老师举起空空的双手,民丰路社区活动中心里的孩子们因为这个“能穿越的纸杯”瞬间炸开了锅。白菜叶子在液氮里瞬间冻结,东华小学5年级学生战扬伸手接过唐老师递来的“冰片”,小心翼翼地捏碎。小金鱼沉入液氮,战扬害
2025-07-25 10:55:00
-
今日小暑
来源:【西夏发布】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上一缕清凉而在江南水乡“夏日三白”——栀子
2025-07-07 18:11:00
-
小暑至,觅清凉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在夏日的热浪中,7月7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未达酷暑巅峰,却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
2025-07-06 12:13:00
-
贵州迎入汛最强降雨,各地紧急应对汛情
当前全省正经历新一轮强降雨天气,防汛工作进入最紧要关头。气象部门监测,6月18号17点至今天8点共有8县39个观测站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最大雨量出现在毕节市织金县桂果镇。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部署相关工作,一手抓防汛安全,一手护中考顺畅。全面加强巡查值守、隐患排查和群众转移安置等防汛措施,确保全省安
2025-06-20 17: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