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5月20日讯5月20日,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标志着成都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活动现场,BOE(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炎顺宣布BOE(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工艺设备搬入正式启动。
据了解,作为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位于成都高新西区,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2620mm),是四川省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项目建成后,将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推动我国在OLED显示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BOE(京东方)已在成都、重庆、绵阳投建了三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再加上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的投建,未来将运行4条AMOLED生产线,进一步确立BOE(京东方)在OLED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动力,也为全球显示产业进步贡献重要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BOE(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数据来源:Omdia),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超3万件。除此之外,BOE(京东方)持续深耕以折叠为代表的高端市场,推出折叠屏、滑卷屏、全面屏等柔性显示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布局车载、IT等中尺寸创新应用,提升柔性AMOLED业务整体竞争力,目前已覆盖国内外众多头部终端品牌,全面展现了BOE(京东方)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自去年一季度开工以来,BOE(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设计、管理、监理及参建单位的共同协作下,连续克服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于去年9月提前封顶。”项目总指挥刘晓东表示,得益于业界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和全体参与者的辛勤付出,首批工艺设备的搬入较计划提前了四个多月。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高世代AMOLED生产线的空白,同时,该生产线的产品将搭载BOE(京东方)OLED显示技术领域最前沿研究成果,推动中国OLED产业迈向“技术引领”。

据悉,该项目是成都建设“世界柔谷”的核心引擎。目前成都已聚集京东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56家,川渝地区聚集配套企业超100家,川渝地区配套率提升至48%。
“从签约到设备搬入仅用16个月,展现了‘高新速度’与‘京东方效率’的深度融合。”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保障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的高质高效推进,成都高新区组建电子信息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建立产业、建设、资金等部门协同的“管家服务团”,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对重大项目提供水电气、仓库、物流等生产要素配套保障服务,畅通省市协同,跨区域协作、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解决“痛点”。
在全方位保障项目推进的同时,成都高新区与京东方深度联动产业链生态建设。作为深化供应链协同的重要举措,5月19日,成都高新区向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70余家国内外核心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推介,共谋新型显示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打造“世界柔谷”。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按照“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发展思路,围绕京东方龙头企业持续打造产业生态。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布局各类面板生产线5条,包括此次启动工艺设备搬入的京东方AMOLED 8.6代线,以及成都京东方TFT-LCD 4.5代线、成都京东方AMOLED 6代线。聚集新型显示相关企业40余家,汇集出光兴产、LG 化学、德山、三星 SDI和 UDC五家全球发光材料“隐形冠军”企业,中光电、瑞波科、路维光电、华兴源创、思越智控等在内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配套企业,以及TCL、鸿富锦等终端制造企业,打通了从玻璃基板、发光材料、光掩膜版、光学膜到面板制造,再到手机、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2024年,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营收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4%,“世界柔谷”初具规模。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部署,持续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与京东方项目团队合力攻坚,推动项目早日实现量产、满产,将项目建设成为全国新型显示产业的标杆基地。同时,加快产业建圈强链,聚焦柔性显示、微型显示细分赛道,围绕材料、设备和零部件等核心配套环节,加速形成链属企业扎根本土的完整产业生态,积极引育“镇园之宝”、打造“明日之星”,加快建设“世界柔谷”。
相关文章
-
农大专家回访“头雁” 赋能霞浦产业振兴
【来源:霞浦新闻网】近日,霞浦县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及“头雁”导师团队年度回访、福建“头雁”项目导师现场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系列人才活动。8月10日-20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赴宁德市福鼎市、福安市、古田县、霞浦县等地,对当地“头雁”学员开展
2025-08-19 17:38:00
-
畅通城市“大动脉”!新南大道(G320)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历经几百个日夜的奋战,延绵49公里、横跨两区一县的新南大道(G320)项目在高空俯瞰下,已经初具雏形,这条城市“大动脉”对外将承载南昌与长三角和长珠潭城市群的重要交通联系,对内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这条凝聚建设者智慧汗水的壮美通途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于今年年底全面
2025-08-19 14:12:00
-
滕州打造储能产业集群发展样板
本报滕州讯 近日,滕州金坡200MW/400MWh储能电站等3个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和1个调频储能项目列为2025年度新型储能入库项目,展现出项目推进快、产业集聚度高、发展质效优的态势。近年来,滕州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赛道精准发力,构建起了龙头企业牵引、创新平台支撑、应用场景驱动的产业生态体系。滕州创新出
2025-08-15 10:03:00
-
白洋淀上|“初相识”看引力 “常相伴”靠合力
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有两家企业仅用三个月时间,与雄安从“初相识”到“常相伴”——以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把“家”从北京搬到雄安;去年12月第一次来访雄安的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3个月后便将10人的核心团队从南京迁至雄安。为什么来雄安?两家企业负责人给出了
2025-08-11 08:00:00
-
省、市级重点项目!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为省、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明年竣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随着行政办公楼主体封顶,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封顶,为后续项目顺利竣工投用奠定基础。俯瞰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一期项目。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项目为省、市级重点项目,位于西海岸新区
2025-08-10 07:25:00
-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石井调研重点项目
8日,南安市委书记张桂森带队前往石井镇调研重点项目。南安市海峡科技生态城A片区市政道路工程——滨海大道翔安连接线工程、九牧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正全力推进。张桂森一行实地察看施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工程进度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张桂森强调,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抢抓
2025-08-08 1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