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不上“大号”
人都会感觉浑身不舒服
肚子里像藏了个“小宇宙”
而江苏南京一男子
竟然4个月没能解大便
可想而知有多崩溃了……
男子4个月没大便
医生手术取出2米长“蟒蛇肠”!
这名男性患者称,自己的肚子胀得难受,胀到最后用尺子一量竟然有90多厘米,就像怀胎十个月一般,晚上睡觉都没法睡。

据医生介绍,患者今年40岁,一直有便秘的问题,经检查,他患有先天性巨结肠。此前,因为恐惧手术和造口,他一直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但是越拖越严重,长达4个月没能解大便。

男子平躺在床上,腹部隆起就像一个十月怀胎的孕妇,整个肠子在肚子里面,盘起来就像蟒蛇一样,可能有两三米。
医生介绍,患者疾病拖延太久,结肠已严重病变,失去了正常的结构及功能。如果再不手术,患者将会有生命危险。
嵇振岭 南京市江北医院院长:结肠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排便的功能,大便长时间淤积如果排不出来,就要变成结肠梗阻,结肠梗阻以后肠道细菌可突破黏膜屏障,导致毒素入血引发中毒症状。病人4个月不排便,也不能吃饭,就靠输液,营养很差很消瘦。
最终,医生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从患者体内取出20多斤、2米多长的坏死结肠!目前,在造口、营养多学科的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

长期便秘
是巨结肠最常见致病因素
据悉,巨结肠主要表现为肠腔扩张、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感染甚至肠破裂,危及生命。其病因多样,包括先天性因素、各类便秘、肠道病变、神经源性疾病等,其中长期便秘引发的继发性结肠扩张最为常见。
据广东省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巧合的是该院近日也接收了一名
排便困难的患者
这位56岁的男患者就医时
腹部鼓胀像个皮球一般
疼痛发作的时候整夜无法入眠
而这样的煎熬已经持续多年
最终也被诊断为巨结肠
其实因便秘
导致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案例
此前也报道过多次
据悉,患者症状主要有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次数少,常依赖泻药或灌肠,还伴有腹胀、下腹部隐痛或绞痛,以及食欲不振等表现。
医生提醒
↓↓↓
巨结肠患者尤其是伴随慢性疾病者,如果长期便秘、不排气,出现梗阻、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来源:环球时报客户端、新闻坊、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此前报道
相关文章
-
男子整整4个月没大便,腹部如怀胎10月!医生掏出2米长“巨蟒”
好几天不上“大号”人都会感觉浑身不舒服肚子里像藏了个“小宇宙”而江苏南京一男子竟然4个月没能解大便可想而知有多崩溃了……男子4个月没大便医生手术取出2米长“蟒蛇肠”!这名男性患者称,自己的肚子胀得难受,胀到最后用尺子一量竟然有90多厘米,就像怀胎十个月一般,晚上睡觉都没法睡。据医生介绍,患者今年40
2025-05-23 11:12:00
-
吃了几天后,发现护士给错了药,涉事医院回应
一名女子近日向新京报记者报料称,4月12日母亲唐宇菊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出院时,护士将同病房另一住院患者的“出院带药”,误发给了母亲,导致母亲服用四天后出现耳鸣、手麻等症状。5月19日,西昌市人民医院群工办相关人员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班医护人员确实给患者发错了药,医院也愿意按照当地相关标准承担检
2025-05-21 11:42:00
-
逾三百非本地培训医生助力香港医疗,湾区医疗融合促进服务升级
Transparency截至今年4月30日,香港医院管理局已引入301名非本地培训医生。其中,234人以全职形式长期在港服务,另有67人参与有时限的交流项目。后者中,超过七成、共50名医生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涵盖麻醉科、综合内科、外科等十多个专科领域,为香港本地医疗注入新力量。近日,在接受羊城晚
2025-05-19 23:15:00
-
并购重组新规将如何重塑市场?多处创新安排被重点关注
财联社5月18日讯(记者 赵昕睿)为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证监会于5月16日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此次修订文件的政策背景可追溯至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改革的系列部署。从2023年7月中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5-05-18 12:05:00
-
有效缩短等候时间 昆医大附二院智慧采血管理系统上线
近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式启用门诊新型智慧采血管理系统,有效缩短了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新系统通过智能分诊、全流程闭环管理、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优化排队秩序、优化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采血窗口数量由原来的6个人工窗口扩增至14个智能窗口。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管理办公室护士长 郑红蕾:
2025-05-12 12:44:00
-
AI赋能 机器人带你“健步走”!“青岛智造”高端康复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
能跑能跳能“思考”,拿物取物自然灵动……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世界,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蓬勃发展的创新青岛,这样的“明日之境”也在处处上演。近日,青岛早报记者走进康道(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道医疗”),这家由经验丰富的青年团队创立的康复机器人企业,自202
2025-05-10 1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