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卢柏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沂南县第五实验小学教师 李静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不觉已在教学一线工作了整整13个年头,从迈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要好好教学,不能误人子弟。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我常常因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大发雷霆,因为测试时成绩不理想而闷闷不乐,因为学生完不成作业而对他们大声指责。我总自以为这样是为了孩子们好,却不知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们,更让自己身心俱疲。每每夜深之时,总会问自己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直到不经意间读了《教育的本质》这本书,我的很多疑问找到了答案。《教育的本质》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我对教育认知的干涸之地,促使我重新审视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破茧:走出知识传授的迷思
书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不是雕刻石头,而是唤醒种子。”这句话让我反复咀嚼。这让我明白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是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阳光、雨露和耐心等待的幼苗。教育的目的,应是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而非机械地复制标准答案。
在班级里,我曾因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我所教知识、以同样的速度完成作业、用统一的方式回答问题。直到有个内向的孩子在日记里写道:“老师,我很努力地想和大家一样快,但我的脑袋好像总是慢半拍……”这句话刺痛了我。生命的成长从无标准答案,就像花朵各有花期,孩子也有自己的节奏与天赋。
如今,我学会慢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在课堂上减少“快问快答”,增加“你为什么这样想”的开放式提问。我尝试为学生提供分层任务,允许他们用绘画、手工、诗歌等不同形式表达学习成果。当看到曾经怯于表达的孩子用充满想象力的绘本讲述故事时,我深刻体会到:尊重差异,就是给予生命绽放的自由。
重构:语文教育的生命维度
《教育的本质》一书告诉我们知识传授与思维培养,犹如鸟之双翼、车两轮,缺一不可。
在知识飞速更新的时代,单纯的知识灌输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书中倡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让他们分组探讨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学生们思维活跃,提出许多新颖见解,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思维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在执教《父爱之舟》时,我尝试将课堂搬进生活。孩子们带着父亲的手写信来到教室,那些歪斜的字迹里藏着建筑工人的安全帽、出租车司机的方向盘、外卖员被雨水泡皱的订单。当小宇哽咽着读出父亲“凌晨送餐时总会看看你熟睡的照片”时,整个教室涌动着超越文本的真实感动。语文教育应该成为这样的桥梁,让文字的温度融化在生命的体验里。
在古诗教学单元,我们不再机械背诵“飞流直下三千尺”,而是带着卷尺丈量校园瀑布的真实高度。当数据与诗句形成奇妙反差时,孩子们突然顿悟:原来李白用数字不是在丈量现实,而是在释放胸中豪情。这种认知颠覆让课堂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有学生写下“妈妈的唠叨长过黄河水”,用夸张手法道出真挚情感。教育本质的实现,正在于唤醒这种鲜活的表达欲望。
生长:教育本质的实践路径
在古诗教学单元,我们不再机械背诵“飞流直下三千尺”,而是带着卷尺丈量校园瀑布的真实高度。当数据与诗句形成奇妙反差时,孩子们突然顿悟:原来李白用数字不是在丈量现实,而是在释放胸中豪情。这种认知颠覆让课堂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有学生写下“妈妈的唠叨长过黄河水”,用夸张手法道出真挚情感。
教育本质的实现,正在于唤醒这种鲜活的表达欲望。端午节的晨读课,带着孩子们包课本大小的“粽子香囊”,把《离骚》的句子写成书签塞进去。当稚嫩的手指抚摸香囊上的楚辞纹样,文化的基因正在完成最温柔的传递。讲解《赵州桥》时,我们测量教室长度模拟古人“洨河秋月”的智慧;学习《清明》时,用黏土捏出“牧童遥指”的微场景。这些具象化的文化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让文明以可触摸的方式延续。
教育不是往容器里注水,而是点燃灵魂的火种。当《教育的本质》从理论走向实践,我逐渐明白:真正的好课不在教案的字斟句酌,而在学生眼里的星光。教育的终极价值不在试卷上的红勾,而在孩子们用文字触摸世界时的温度。
未来的教育之路,我愿以更谦卑的姿态敬畏生命,以更温暖的方式守护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包容与爱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
旅途中的最美相遇
天津市蓟州区公乐小学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活动。学校供图炎炎夏日,天津蓟州研学热潮涌动,行走的课堂火热开启。连日来,天津市蓟州区30余所学校的万余名师生沿着红色文化、历史与地质文化、生态、科普和农事研学等各色主题线路,陆续开启了知识与实践交融的研学之旅。 蓟州区教育局局长徐连旺介绍,当地推出的“百万学生研
2025-07-12 07:20:00
-
深读|暑期文身、穿孔热背后的冷思考:是青春印记还是成长迷途?
进入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文身、穿孔的话题格外火热,线下文身店接到的询问、预订也明显多了起来。这些在网上备受追捧的“青春印记”,却可能会被现实深深刺痛:激光洗文身留下的难以洗去的疤痕、求职时被拒的无奈、他人异样的目光……当“我的身体我做主”遇上认知局限,当盲目跟风取代独立思考,所谓的“个性表达”,或许
2025-07-11 08:03:00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吴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自2025年6月起至2027年6月止。《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同步发布,要求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和急救教育设施设备,
2025-07-10 08:54:00
-
官方通报:六年级学生蔡某某(女,12岁)被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
7月8日,河南淮滨县调查组发布情况说明:近日,我县一学生溺亡事件引发网民关注。淮滨县立即成立调查组调查处理。经初步调查,7月6日19时28分,淮滨二小六年级学生蔡某某(女,12岁)被打捞上岸,无生命体征。针对网民关注其在校遭体罚相关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 来源:淮滨融媒编辑:王
2025-07-09 07:42:00
-
烟台南山学院启动宿舍空调安装工程,此前有学生中暑送医
极目新闻烟台南山学院7月7日发布情况说明称,为应对高温天气,学校已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线路改造和宿舍空调安装工程。同时,学校采取多项措施开展防暑降温工作。此前报道:烟台一高校宿舍无空调有学生中暑送医,不少学生夜间在超市蹭冷气,校方回应近日,山东省烟台市连日高温。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学
2025-07-07 10:55:00
-
当高温遇上暑假,来书店“充电”一下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王汗冰 7月6日,济南持续高温,酷热难耐,山东书城却迎来别样 “热度”,书店里人气满满,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图书,畅游书海,享受一番独有的清凉。摄影:王汗冰 摄像:王汗冰 剪辑:王汗冰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5-07-06 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