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论坛】
作者:林震、马明玄(分别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并指出“要更加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搞好森林经营,同步提升草原生态质量。更加注重‘兴业’,多用改革的办法用活林草资源,壮大林草产业。更加注重‘利民’,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拓展林草就业增收空间”。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更加注重”,为更好呵护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指明了方向。
更加注重“提质”,牢牢把握国土绿化的着力点。森林和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多年来,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2%提高到超25%,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雄安新区千年秀林7年多种下的2000多万棵树苗已长成林海,“三北”工程筑起北疆绿色长城,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生态修复治理堪称典范。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总体上仍是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面积扩大的空间有限,森林树种树龄结构不尽合理,此外还存在单位面积蓄积量少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土绿化在持续扩大规模的同时应转向质量优先,通过提质增效构建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生态链。比如,福建、江苏等地近年就出台了专门行动方案,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森林林相,推动造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进草原修复治理,年均种草改良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草原生态质量稳中有升。西部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六大牧区省份出台相应措施,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积极推进“减人减畜”,综合运用禁牧封育、自然恢复和退化草原人工修复等手段,保护宝贵的草场资源,使草原永葆生态活力。
更加注重“兴业”,牢牢把握生态经济的增长点。森林和草原既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用好用活林草资源,正确处理林草资源保护、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建立健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林草生态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相得益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善于在山水上做文章,让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发展生态旅游、搞好绿色种养,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全面释放森林和草原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两山”转化过程中,要明确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各地持续深化和协同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向创新要效益。广东、四川、河北等地以总林长令的形式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统筹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保障林农权益,增强发展动力,提升产业效能。草原地区也积极促进现代草业发展,一方面科学系统发展生态草牧业、草种业、草原文旅产业、草原生态修复产业等新形态、新模式,另一方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草原过牧等问题。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其中经济林年产值超2万亿元,林下经济年产值约1万亿元;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亿人次,同比增长9.1%;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更加注重“利民”,牢牢把握美丽中国的立足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宗旨。城乡绿化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民生工程。比如北京、深圳等超大城市致力于建设全域花园城市、全域公园城市,为市民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2024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5平方米,村庄绿化覆盖率32.0%,城乡生态空间持续优化。“三北”工程统筹防沙治沙和民生改善,不仅大力发展干鲜果品等生态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建设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等自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而且助力地方建设了一批绿色低碳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依托“沙戈荒”发展新能源等新产业,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省相继推出数十个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典型案例,探索出了一条林业发展为了人民、林业发展依靠人民、林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路,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0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原标题:《【光明论坛】促进城乡绿富同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来源:作者: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白洋淀上|“初相识”看引力 “常相伴”靠合力
在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内,有两家企业仅用三个月时间,与雄安从“初相识”到“常相伴”——以隐私计算与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初把“家”从北京搬到雄安;去年12月第一次来访雄安的华清智言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3个月后便将10人的核心团队从南京迁至雄安。为什么来雄安?两家企业负责人给出了
2025-08-11 08:00:00
-
报告文学《共此青绿》在浙江余村发布
本报讯(记者黄琳 通讯员张志炜)8月7日上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省作协指导,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湖州市委宣传部、湖州市文联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共此青绿》作品发布会在浙江湖州安吉县余村举行。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5-08-08 09:43:00
-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外贸逆势“突围”, 激活高原经济增长新动能
编者按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效益增进上精准发力,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发展韧性持续增强,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即日起,本报推出“青海经济年中观察”系列报道,精准把握经济新脉动,
2025-07-26 08:35:00
-
中央媒体看辽宁丨新华社:AI驱动城市产业新生态——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探访记
按下按钮,咖啡机器人便扭动着两条机械臂,自如地完成磨咖啡豆、接粉取水、三段式冲煮等流程,端上一杯香气四溢的美式咖啡;站在“换装魔镜”前,隔空摆动手势就可以更换“身上”的衣服;在大屏幕上输入指令,可以让图片秒变视频……图为机器人正在制作咖啡。(皇姑区委宣传部供图)在沈阳市皇姑区,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一
2025-07-24 17:01:00
-
聚焦“两高四着力”加快副中心建设系列报道之一|满目生机日争新——南阳市加快高质量发展走笔
河南华纬弹簧有限公司车间内,流水线上的钢丝在工业机器人的操控下快速转变为弹簧。 张兰 摄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创新质量显著提升……一项项成就、一串串数字,饱含着底气、信心与希望,展示着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争先的精神风貌,见证着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全力做大经济总量,
2025-07-21 08:22:00
-
天津出台举措加快发展首发经济
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7月15日电(记者李家鼎)天津市商务局等8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天津市推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6条具体举措,围绕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打造国际国内品牌集聚地和培育地,着力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新局面,焕发津门百年商埠新气象。该措施围绕构建首发经济
2025-07-16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