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5:26:00    

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太空会瞬间被冻住?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真相果真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

传言: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在太空期间出现颈动脉和视网膜变厚、体重变轻、认知能力下降等变化。因此部分网友认为,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

真相:改变的是基因表达而非基因本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解释道,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时间生活后,受太空环境影响,一些外在基因表达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真正的遗传“密码”,也就是内在基因并未发生改变。

“实际上,人在地球生活基因表达也会变化。比如,熬几次夜基因表达就可能变化。”郑永春说。

显然,论文中说的是基因表达变化,而非基因本身的变化。要知道,人体的DNA即使发生1%的改变,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毕竟,人类和黑猩猩也仅有1.2%的遗传编码不同。

4月25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空间站的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

传言:在地球上,我们每天晚上上床睡觉,早晨从床上醒来,即便偶尔发生意外,也只是会掉在地上。但是到了太空中,由于航天器围绕地球高速飞行,形成了失重的环境,导致空间站航天员都是飘着睡觉的。

真相:这并不是事实,在狭小的舱内飘浮很容易碰撞到各类仪器设备,发生危险,所以航天员睡觉时都要专门把自己固定好。

在早期的神舟飞船任务阶段,航天员是把睡袋在舱内固定好,然后钻进睡袋里睡觉的。

而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已经正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现在的航天员们是无比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着宽敞舒适的独立睡眠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和问天实验舱各有三个独立睡眠区。

天和核心舱的睡眠区为横向设置,航天员是“躺着”睡,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为纵向设置,航天员是“站着”睡,但是在失重环境下,睡觉时感觉是没有区别的。

在睡眠区内,航天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择睡眠区内睡袋的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安稳的全固定方式,有些航天员喜欢更自由的飘浮感,就采取半固定的方式,让睡袋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设计师们还贴心地为每个睡眠区设置了一个舷窗,如果喜欢,随时可以观赏美丽的太空景观。

3、在太空伙食很好,更容易发胖?

传言:在《天宫TV》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真实状态,同时还有很多细心的网友通过这个节目发现航天员们在太空中的脸明显比在地面时大了一圈,于是就有传言调侃,空间站的伙食是不是太好了,航天员们在那里更容易发胖。

真相:网友们其实说对了一半,空间站的伙食确实不错,但造成面部看起来发胖的原因是在失重环境下,头部分布的体液会变多,所以面部看起来好像胖了一圈。

由于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体内易出现水分丧失及肌肉萎缩等状况,体重还会普遍减轻2至3公斤。

造成面部看起来发胖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在失重的环境下,包括血液在内的各种体液在体内分布的模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地面环境相比,最明显的就是头部分布的体液更多了,所以面部看起来就好像胖了一圈。

除此之外还有鼻腔和口腔黏膜充血,眼窝浮肿,头部和颈部静脉扩张等表现。体液向头部分布更多的同时,势必在下肢就会减少分布,所以在航天员脸变胖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他们的腿会变细一点。

这些现象在刚进入太空的前几天最为明显,随着人体对失重环境的适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缓解,当航天员返回地面一段时间后就会彻底恢复。

4、太空“出差”影响女航天员生育?

传言:如今,越来越多女航天员飞上太空。有传言称,女航天员必须生育后才能进入太空,否则从太空返回后影响生育。

真相: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说,这是无稽之谈。虽然太空飞行存在较大风险,但不会对女航天员生育造成负面影响。

太空生活会对航天员身体产生一些影响,如身高增高、肌肉和骨骼退化等。但人体适应能力很强,过一段时间就可恢复正常。通常来讲,谨慎起见,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一般会调养一段时间再备孕。

5、如果不穿航天服,航天员在太空会被冻住、人体会爆炸?

传言: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需要一直穿着航天服,如果不穿航天服,在太空中会被瞬间冻住。并且,受某些科幻电影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失去航天服的保护,航天员会在太空中爆炸。

真相:该说法不准确。空间站附近太空并非一直处于寒冷环境,即便处于寒冷环境,受真空环境影响,人体热量也不会瞬间散失。

首先在空间站附近的太空环境并非一直处于低温,在阳照区被太阳照到的时候空间站外表温度可以达到150摄氏度,在非阳照区才进入真正的“严寒”环境,温度可以下降到零下100摄氏度左右。

而且即便在这种寒冷的环境,人类如果脱离舱外航天服的保护也不会“瞬间”被冻住,因为这里几乎为真空环境,人体与外界的热传导效率不高,所以热量也不会瞬间散失。

但是航天员在舱外环境中真正的威胁远远不止极端温度这么简单,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不屏住呼吸,航天员暴露在太空10秒钟后,会有很多较轻微的问题出现,包括晒伤,可能出现减压症,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轻度、可逆、无痛苦的肿胀;暴露半分钟左右还不太可能造成永久性伤害;然后,航天员会因缺氧失去知觉,细胞缺氧的伤害不断累积,大概一分钟后死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人体的气压虽然大于太空气压,人体会肿胀,但不会爆炸。

所以航天员出舱活动时所穿着的舱外航天服不仅仅是一套服装,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型宇宙飞船。

6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太空中不能戴眼镜?

传言: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不能戴眼镜,因为在太空中戴眼镜可能会带来意外伤害。

真相:航天员的选拔标准确实很高。不过,目前低度近视也是被允许进入太空的。在飞行任务的上升段,存在火箭震动、过载等复杂情况,如果航天员佩戴框架眼镜,可能会导致碰撞等问题,所以航天员在该阶段不会佩戴框架眼镜(可佩戴隐形眼镜)。空间站环境相对稳定,可以正常佩戴框架眼镜。

多年来,航天工程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任务环境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再严苛;另一方面,未来我们需要更多一线研究人员“上天”进行科学研究。显然,用近视与否作为硬性标准选拔科研人员并不合适,所以低度近视者如今也被允许进入太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度近视者仍然不能进行宇宙航行。毕竟高度近视者坐过山车都可能视网膜脱落,就更不可能承受火箭发射时的巨大加速度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介绍,任务不同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也不同,“从视力角度来讲,高度近视不行,低度近视还可以,我们非职业的载荷专家航天员,好几个都是戴眼镜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

相关文章

  •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太空会瞬间被冻住?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真相果真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1、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传言:此前有媒体报

    2025-05-04 15:26:00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30日)

    2025年4月30日辟 谣 北京动物园辟谣“大熊猫‘萌兰’即将出国”详情:近日,有平台发布“萌兰代表中国参加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等信息。4月29日,北京动物园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大熊猫“萌兰”没有参加日本大阪世博会的计划,北京动物园未授权任何组织及个人参与相关活动或合作。相关虚假消息对北京动物

    2025-04-30 16:17:00

  •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白血病!医生警告:家中久置的3物,或是帮凶

    当清晨的阳光洒进房间,孩子甜甜的笑容本应是最治愈的风景。但有一个阴影,正悄然笼罩在无数家庭之上 —— 儿童白血病。那些天真烂漫的孩童,本该在阳光下肆意奔跑,却突然被病魔无情侵袭。看着孩子插满针管的小手,听着他们虚弱的咳嗽,家长们的心仿佛被万根钢针扎透。更令人揪心的是,这种可怕的疾病常常 “悄无声息”

    2025-04-27 13:58:00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于4月24日出征太空

    来源:人民日报版式设计:张丹峰陈冬陈中瑞王杰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了本次任务的相关情况。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

    2025-04-24 19:23:00

  • 祝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5-04-24 17:58:00

  • 首上太空的涡虫有什么“特长”?科学家看上了它的再生能力

    在今天举行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介绍,本次任务将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其中,涡虫首次上太空。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那么什么是涡虫?它有哪些特点呢?涡虫将上太空中国空间站迎新生命体近日,在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们

    2025-04-23 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