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保价”500元为何只赔30元?专家详解快递“保价”规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6:20:00    

近万元物品严重损坏,快递公司只赔几百元。如何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破解快递理赔困局?

在网购盛行的当下,快递服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业务量的激增和邮寄物品的多元化,快递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损坏和丢失的风险,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万元电脑运输损坏保价两千只赔两百”等类似话题,曾多次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更是多达上万条。如何认定损失,是消费者与快递公司常常争执的焦点。面对快递行业“保了少赔、不保不赔”的现象,如何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破解快递理赔困局?

保价500元 却只赔30元

7月7日,上海的吴女士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卖出一架古筝,成交价为150元。吴女士称,寄出古筝时有背包,外壳纸板完好,保价500元。7月9日,买家收货后发现,纸板有破损,导致古筝琴弦断裂,琴面也有破损。

后续与快递公司沟通理赔事宜,起初客服回复只赔30元,她投诉以后,客服来电,改口赔付涉案金额的30%,也就是45元。双方无法就赔付金额达成一致,在吴女士看来,快递保价形同虚设。

辽宁鞍山的胡先生快递保价的则是价值上万元的限量收藏版雕像,成交价格1万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作为买家,他选择了一家知名快递企业运输,并保价到付,保价金额为9000元。7月8日到货签收时,他却发现雕像的重要部件严重破碎且不可修复。

胡先生:实物到的时候,我当快递员的面打开,里边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部件碎了好多块,很严重。给我的答复就是联系运损赔付,告诉我赔您500元。

成交价格1万元的雕像,在保价9000元的情况下,快递客服答复只能赔偿500元,这让胡先生无法接受。目前胡先生正在考虑是否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多达上万条,涉及的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物品种类也较为多元化,既有手办玩偶,还有古玩藏品等。如何举证定损,是消费者和快递公司出现纠纷时的焦点问题。

一位快递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快递公司一般也是委托三方保险公司对物品进行保价;举证定损最为复杂,涉及环节多,监控调取难;一般情况下,即使客户未保价,如果出现遗失也会进行一定的赔偿。

快递定损规则尚不完善 具体操作存在诸多难题

通过梳理多家快递公司理赔规则,记者注意到,大都会在理赔标准中明确“将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足额赔偿,最高不超过保价金额”“按照实际价值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申报价值”。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表示,快递业存在运输物品范围广、服务场景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等特点,目前快递业对保价物品的定损规则尚不完善,具体操作存在诸多难题。

赵国君表示,目前,快递业整体还处于劳动密集型同质化低价发展的阶段。快递企业还需在企业管理、员工能力、全流程可追溯等方面进行加强建设,相关保障体系越细化,后续保价与实际价值的匹配度才能更好,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运损风险和隐患才能有效降低。

保价与大众熟悉的保险不同 赔偿来源不足

消费者对“保价”的理解是快件出现损毁情况,快递企业就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进行赔偿。而快递企业的“保价”规则往往是实际赔偿时要根据快件的损毁情况确定具体金额,最高不超过保价金额。乔烽长期从事邮政业法律实务,他表示,保价是保险的一类,却与大众所熟悉的保险不相同,保价赔偿完全是由快递企业从已收取的保价款中支付,依靠企业自筹明显来源不足。

乔烽:金融业有存款保证金、保险业有再保险的法律,这些规定的存在本意就是增加赔偿的保障和来源。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快递业的再保险规定,因为这会直接增加寄件费用。不仅快递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寄件人也不愿意承担由此而增加的快递费,这是一个难题。

破解寄递保价与公众消费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保价后的再保险可能是最佳方案了。

多位法律人士建议,规范保价规则;引入第三方评估,优化定损和举证规则;加强技术监控、强化监管与行业自律。此外,提醒选择保价的消费者,快递保价≠100%理赔。邮寄贵重物品,应按实际价值选择保价服务,切勿因节省保价费用而低估申报。此外,证据留存是关键。一旦发生纠纷,留存的影像资料与单据将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核心证据。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苹果客服回应“韩国官网iPhone Air图取消捏合动画”:根据不同国家的背景进行调整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在苹果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等产品悉数亮相。其中,iPhone Air在苹果韩国官网的宣传图引发关注,与其他国家为展示轻薄设计的捏合手势不同,韩国官网则直接删除该手势,只展示样机。上方

    2025-09-11 12:22:00

  • 红河州,全省第二!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红河州作为云南省的农业大州正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不断优化的出口环境书写着农产品出口的新篇章从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丰收景象到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的勃勃生机红河州正以破竹之势将优质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现从“内销”到“出海”的华丽转身2025年1月至7月全州农产品出口28.8亿元增长

    2025-09-10 17:48:00

  • 拆解上市银行科技金融!六大行贷款余额近23万亿,多家股份行破万亿

    今年上半年,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增速迅猛。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提及对科技金融的具体支持举措,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截至6月末,以6家国有大行统计口径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合计已超过22.87万亿元,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

    2025-09-08 11:46:00

  • 我国拟修订企业破产法 补齐市场退出机制短板

    破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制度。现行企业破产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在推动经营主体有序退出、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法已不适应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进行修改。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全国人大财经委提请审议的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草案共16章2

    2025-09-08 10:34:00

  • 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

    【大河财立方消息】日前,中国银行郑州文化支行与惠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认证贷”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政企对接会,吸引了30余家企业代表参会。活动现场,中国银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认证贷”等普惠金融产品,重点讲解了其适用范围、额度期限和申办流程,旨在针对性解决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

    2025-09-04 18:07:00

  •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深入一线的真调研;切实转变记者作风文风,更需要沉到现场的实功夫。本报将依托“众观智库”平台,着眼国情看省情,立足省情看国情,沉到一线、解剖麻雀,切实提升深度报道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有

    2025-09-01 06: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