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保持良好增势,拉动力从哪来
——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三
日前发布的河北经济半年报显示,投资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上半年同比增长6.5%,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部部长蒋永亮分析,今年以来,我省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增势。“两重”“两新”持续发力,有效激发了投资动能。各地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15日,建设者在邢台市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堤顶巡河路水稳碎石摊铺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
■重大项目拉动有力,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当前,一大批“两重”项目有力推进。7月15日,在邢台市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和邢铁路桥至东升大道段)武支江桥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建设者们正在进行架梁作业。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和邢铁路桥至东升大道段)治理长度13.4公里,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水利工程。
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睢力强介绍,作为邢台市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之一,白马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8.7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约6.8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等重点领域投资增速分别快于全省投资26.0和15.2个百分点。”7月22日,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国华介绍。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6.5%,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6%。分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5%,工业投资增长21.7%。分项目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1%。分重点区域看,雄安新区完成投资增长13.5%。
6月3日,在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碳四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投产。项目总投资102亿元,首批产品于7月14日下线。碳四新材料是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为企业开辟绿色化工发展新赛道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助力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河北凯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龙介绍,园区帮助企业申请纳入工信部首批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中国银行等6家银行开辟绿色通道,为公司提供了8亿元的授信总量。目前,已有6.1亿元贴息贷款到账。
专家分析,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动力来自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这些亮点的背后,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增量政策效能加速释放、我省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以及各地真抓实干共同作用的结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间投资回升向好
今年上半年,河北民间投资回升向好,增速跑赢全国。民间投资增长3.3%,增速比1至5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增长率,是民营企业活力和信心的直观体现。
前不久,位于衡水的枣强电顺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助力区域经济绿色发展。项目建设资金来自民营企业国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能源项目潜力大、优势强,投资环境越来越好,让企业拥有了更大发展空间。”国顺科技董事长王伟介绍,今年上半年,国顺科技积极在河北布局新能源项目,同期推进7个风电项目、2个大型独立储能项目以及3个核心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民间投资方面,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增长较快,合计拉动民间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活跃度,折射出河北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
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变“多次跑”为“一次办”、首贷续贷服务中心破解企业首贷难、续贷慢等难题……今年以来,全省各地持续通过小切口改革举措,撬动营商环境实现大提升。
石家庄市推行区域评估改革,全市19个园区10类182项评估成果实现自动匹配、“免申即享”;推行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让招投标更加透明、公正,经营主体获得感大大增强。
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在雄安中关村科技园、雄安科学园等多个园区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分中心,打造办理过程时时可查、办理结果处处可取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
我省开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创建,在首贷续贷服务基础上,持续完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推出专精特新贷、冀时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数据贷、科技易贷等一系列创新业务。截至6月底,全省93家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累计为企业融资超1800亿元。
“持续上扬的投资数据背后,是政策工具箱的灵活运用、产业升级的持续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修复。”蒋永亮分析,省委省政府系统施策,积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拓宽重点领域参与空间,增强了投资预期。各地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疏通融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堵点,有力支撑项目落地,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投资潜力转化为增长动能。(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苑立立)
编辑 帆帆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拆解上市银行科技金融!六大行贷款余额近23万亿,多家股份行破万亿
今年上半年,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增速迅猛。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提及对科技金融的具体支持举措,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截至6月末,以6家国有大行统计口径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合计已超过22.87万亿元,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
2025-09-08 11:46:00
-
稀缺!机构盯上的筹码大幅集中滞涨股曝光,仅15只!
从最新机构评级来看,医药生物、科技行业个股持续获机构看好。51股本周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重点关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周五收盘,本周(9月1日至9月5日),59家机构合计进行1678次“买入型”(包括买入、增持、推荐、强烈推荐、强烈买入)评级,合计覆盖929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
2025-09-06 14:14:00
-
国家医保局:全国20个省份近8成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附名单)
国家医保局积极推进各地医保部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持续调度推进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自6月以来,河北、浙江、吉林、云南、河南等省又相继在全省全面推开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四川省也已于近日正式发文,9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目前,全国有20个省份(含新疆
2025-09-01 10:18:00
-
贵阳银行营收再降12%增速垫底上市银行 不良贷款率升至1.7%达上市九年最高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利率下行叠加债市波动影响,贵阳银行(601997.SH)业绩持续承压。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1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24.74亿元,同比减少7.2%。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贵阳银行自20
2025-09-01 09:40:00
-
蹲点调查|“反内卷”下的招商之变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准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需要深入一线的真调研;切实转变记者作风文风,更需要沉到现场的实功夫。本报将依托“众观智库”平台,着眼国情看省情,立足省情看国情,沉到一线、解剖麻雀,切实提升深度报道内容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有
2025-09-01 06:53:00
-
“宁”聚一堂看中阿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共达成经贸合作成果331个 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人民网银川8月31日电(钟文兴、曾书柔、曹欣悦、法伊萨)2025年8月28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本次博览会搭建3.6万平方米展区,分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央企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特色商品6大展区。截至30日闭馆,观展总人
2025-08-3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