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武引渠畔,两代“守水人”的坚守与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45:00    

  谷雨前后,插秧种豆。在农业大县三台广袤的田野间,纵横的田垄与弯腰劳作的农人,铺展出一幅繁忙的春耕画卷。

  4月23日一大早,68岁的赖佳香和徒弟张兴宇来到三元镇芦桥村黄连垭高复分干渠63号放水洞闸房。赖佳香掏出一把磨得发亮的钥匙,而这把开了25年闸门的钥匙,如今却用不上了。

  “现在都是按按钮咯!”赖佳香笑着拍了拍崭新的电控闸门,手指悬在绿色按钮上顿了顿,转头问张兴宇:“小张,你晓得以前这闸门要摇多少圈不?”

  “300多圈。您说过,要半个多小时,摇完手抖得筷子都拿不稳。”张兴宇接过话,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调度中心刚发来的指令。

  这是赖佳香守护武引工程的第25个年头。2000年,武引一期工程竣工引水至三台灌区时,他就成为第一批协水员,从此与这条“生命渠”结下不解之缘。25年来,每年3月底到10月,巡查、放水、记录成为他的日常,育秧用水,大田插秧用水,水稻拔节、灌浆抽穗用水,接到上级指令,按时按量开闸放水,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上午11点,烈日当空。赖佳香蹲在渠道边,手指抚过水泥接缝,突然停住。“这里裂缝超2毫米了。”他掏出卷尺确认,随即在记录本上做标记。

  “守水就是守命。”沿着渠道往前走,赖佳香举起三根指头对张兴宇说:“不管是明渠、隧洞、渡槽,巡查时都要一听二看三分析。”

  “眼睛要像老鹰那样尖!”他弯腰查看堤盖时,手指抚过每一道裂缝,横的、竖的,新裂的、旧痕,都在他心里记了账;哪里有异常的漩涡打转,哪段水流突然变缓,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耳朵要像老鼠那样灵!”渠水流动的声响在赖佳香耳中分明——接缝处渗出的水痕,拐角处滴答的水声,都是他要揪出的隐患。

  “晴天普遍巡,雨天特殊巡。”赖佳香25年练就的本事,让他能从最细微的变化里,嗅出危险的苗头。

  日头越来越高,师徒二人来到两山之间的沟壑地带。站在倒虹管拦污栅坝上,张兴宇正操作无人机探测铺设在沟壑深处的倒虹管管道,遥控器屏幕清晰显示着连接两山之间的管道全景。

  “赖叔,这段路不好走,我用无人机飞过去看,一会就搞定!”张兴宇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赖佳香眯着眼盯着屏幕,感叹道:“太先进咯!以前翻这个沟艰难得很,遍沟长满了荆棘,地上布满了青苔,踩不稳就要摔跟斗……这比爬坡下坎快多咯!”

  “您看,除了这段倒虹管管道,对面的渠道也看得一清二楚。”张兴宇对赖佳香说:“那些路难走的地方,以后都可以交给无人机,防汛抢险的时候,危险的地方也可以交给无人机去探查。”

  “当年咱们靠‘铁脚板’,现在有了‘铁翅膀’,巡水护渠就方便多了。”赖佳香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踮起脚伸手想要接住降落的无人机。

  “赖叔,您这么喜欢‘铁翅膀’,我教您用无人机好不好!”张兴宇笑着对师傅说。

  “要得!咱这高复分干渠,老树发新芽,越守越精神!”笑容绽开在赖佳香晒得黝黑的脸上,师徒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这样的对话,在师徒二人之间已成日常。从手摇闸门到电控系统,从徒步巡查到无人机巡航,从凭经验判断到数据化监测,赖佳香见证了武引工程25年来的沧桑巨变,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他的巡渠包里永远装着三样宝贝:记录本、卷尺和手电筒。记录本已经泛黄,密密麻麻记着渠道的“健康档案”——某段有蚁穴要灌浆,某处边坡要重点观察……这个习惯,即使在智能化设备普及的今天,他依然保持着。

  “水是庄稼的命,更是老百姓的盼头。”这种坚守,源于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那时候红苕当主粮,吃米都是奢侈。”赖佳香笑着说,“看到渠道水流进田里,稻子一天天长高,再苦再累都值了。”

  25年来,清晨踏着露水出门,傍晚披着霞光归来,赖佳香的脚步丈量过渠道的每一寸堤岸。雨季要防渗漏,旱季要保供水,遇到暴雨更要彻夜值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这些年,他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胶鞋,填写了多少本记录册,却始终将灌区百姓的用水需求放在心上。

  傍晚收工前,赖佳香从抽屉里取出个铁盒,里面整齐码着25本巡渠日志。最新那本扉页上写着:“2025年4月,带徒张兴宇。”他将盒子递给张兴宇:“等你哪天也带徒弟了,要把这些故事讲给他听。再好的设备也得靠人,守水得靠‘老底子’加‘新脑子’!”

  夕阳下,无人机在渠边充电,哗哗流水声与科技嗡鸣交织。武引工程润泽三台灌区14个乡镇、31万亩良田,见证着54名守水人的坚守与创新。从徒手巡渠到智能监测系统精准调控,老协水员的坚守与新技术相遇,碰撞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赖佳香说:“要守好这渠水,让它流得更远、更久。”

(三台融媒 涪江观察记者 李春梅 王勇 文/图/视频)

相关文章

  • 外交部:中方向日方严肃交涉和警示

    9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蔡英文近日窜访日本一事,林剑表示,中方已就此事向日方严肃交涉和警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台独”分子以任何名义窜访中国的建交国。林剑表示,蔡英文作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无论以何等名目或借口窜访日本,都不能改变其“挟洋谋独”的实质,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日方在

    2025-09-10 17:55:00

  • 特朗普亲信频繁去格陵兰“掺沙子”,丹麦急了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 (资料图)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8月27日表示,任何试图干涉丹麦内部事务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已指示外交部召见美国驻丹麦使馆临时代办,要求美方就在格陵兰岛从事秘密活动作出解释。据丹麦广播公司报道,至少3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白宫高层关系密切的美国人近期多次往返美国和格陵兰岛,试图

    2025-08-27 19:50:00

  • 瓜子卖不动了,洽洽食品业绩规模首次被盐津铺子反超

    (文/解红娟 编辑/张广凯) 业绩规模首次被盐津铺子反超,洽洽食品在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开始松动。 近日,洽洽食品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内,洽洽食品实现营业收入27.52亿元,同比减少5.05%,其中,葵花子实现营业收入17.72亿元,占比64.39%,同比减少4.45%;坚果类实现营业

    2025-08-27 18:00:00

  • 俄击落乌无人机 一核电站辅助变压器起火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 据俄罗斯媒体24日援引库尔斯克核电站新闻部门消息报道,俄防空部队当天凌晨在该核电站附近击落一架乌克兰作战无人机,无人机在坠落时爆炸,造成核电站一台辅助变压器起火损坏。俄新社援引核电站新闻部门消息报道说,事件造成核电站3号机组减载50%。目前,核电站和邻近地区辐射水平未发生

    2025-08-24 12:08:00

  • 湖南新韶突然失踪的2岁女孩平安找到,当地公安:在距离家1公里外的山林石缝中发现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大新镇华新村一位2岁小女孩玥茹(化名)在家门口走失的消息,牵动着众多网友的心。8月22日晚上7时40分许传来好消息,在距离小女孩家1公里外的山林深处石缝中,搜寻人员将失踪近30个小时的小女孩玥茹找到了,小女孩无生命危险。网上流传的寻人信息显示,8月21日上午9时24分许,2岁

    2025-08-23 11:38:00

  • “夺岛利器”亮剑海天 中国两栖攻击舰再进化

    两栖攻击舰,是人民海军两栖登陆作战的核心装备。过去四年多时间里,中国四艘075型两栖舰服役;076型两栖舰首舰下水,有望成为全球首艘“无人机航母”。2025年8月1日建军节,人民海军舷号“34”的两栖攻击舰湖北舰首次公开亮相。海军湖北舰官兵攻敌必胜,亮剑海天。我在战位,强军有我,请党和人民放心!20

    2025-08-14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