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财富

正海生物4月14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滑29.49%;扣非净利润1.13亿元,降幅达32.59%。尽管业绩整体承压,公司仍宣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6元(含税),分红总额8171万元。
这一“双面”表现背后,既有集采政策对传统产品的持续影响,也有新产品布局带来的曙光。
收入与利润双降
2024年,正海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19%,归母净利润降幅接近3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2.59%,为近五年来最大降幅。分季度看,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7.83%,二季度降幅收窄至6.1%,下半年虽有改善但仍未扭转全年颓势。
尽管收入端承压,正海生物全年毛利率保持在86%以上(中报数据为86.72%),同比仅小幅下降3.9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3.45%,虽同比下降11.2%,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成本端的严格管控,例如硬脑膜补片通过供应链优化抵消了集采降价的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77%,但全年仍保持正向流入,支撑了公司分红能力。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36亿元,分红融资比达2.29,显示出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集采“双刃剑”与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正海生物的核心收入来源——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分别占营收的48.3%和35.2%。2023年以来的集采政策导致这两大产品收入同比下滑9.8%和23.31%。其中,硬脑膜补片因六省联盟集采价格降幅高达83.46%,直接冲击收入规模;口腔修复膜则受种植牙集采传导影响,毛利率下滑2.73个百分点,成为净利润最大拖累。
集采政策不仅压缩了产品价格空间,还改变了市场结构。以口腔修复膜为例,公立医院与民营机构的价差缩小,导致公司需重新调整渠道策略。尽管在已集采的24个省份中选,但以价换量的效果尚未充分体现。
正海生物长期依赖两大传统产品,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未显著提升。尽管在研项目如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乳房补片等持续推进,但短期内难以贡献收入,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
新产品布局与战略调整
2024年初上市的“海昱”活性生物骨成为最大亮点。该产品是国内首个含rhBMP-2(具有胶原特异结合能力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骨填充材料,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了局部高浓度活性因子的精准释放,临床效果显著,目前已完成全国大部分省份挂网,并进入部分医院销售体系,有望在骨科领域打开新增长极。
活性生物骨的成功上市标志着公司向骨科领域拓展迈出关键一步。若该产品能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销售,或将带动营收结构优化。此外,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于2025年提交注册,乳房补片等管线产品亦值得关注。
面对集采压力,正海生物通过优化供应链、压缩销售费用(占营收比32.21%)等方式维持盈利水平。例如,硬脑膜补片毛利率仅下降0.53个百分点,展现了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2025年,口腔修复膜和硬脑膜补片的集采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价格压力将持续存在。正海生物需加速新产品市场渗透,以弥补传统业务缺口。
尽管股价自2023年以来跌幅超50%,正海生物仍推出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虽然规模较小,但结合较高比例分红政策,释放了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业内人士称,短期来看,集采带来的业绩阵痛难以避免;但长期视角下,活性生物骨等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或将重塑正海生物成长逻辑。能否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第二曲线”突破,将是决定其未来估值的关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文章
-
南粤之窗丨深圳:全链赋能 激活创新活力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四个稳”的工作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是中央首次将“稳企业”明确列入经济工作重点。作为民营经济总量连续多年领跑全国的省份,广东的民营企业面临哪些发展困境?地方政府如何精准施策助企纾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突破“卡脖子”技术方面又有哪些创新举措
2025-04-30 11:42:00
-
去年A股公司业绩稳中有进,一季报内需消费展现韧性
截至4月29日晚19时,共有近5300家A股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占A股公司总数的98%。2024年,近六成A股公司收入保持增长,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汽车、计算机等行业整体收入增长可观。与此同时,已有逾5100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其中超六成企业一季度营收实现增长,贵金属、风电设备、
2025-04-30 06:41:00
-
消费基金“偷着乐”!重仓股异动频频,公募预期二季度主线或有变化
基金经理的持仓策略,越来越开始注重今日的柴米油盐,而不是被伟大的远方吊着胃口。随着基金重仓股的年度业绩、一季报业绩披露完毕,主题行情切换基本面的逻辑使得消费主题基金开始显著受益。业绩披露完毕的基金重仓股近期开始疯狂异动,且大多集中于公募重仓的新消费领域,多位基金人士预期二季度市场风格或有重大变化,可
2025-04-30 00:02:00
-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五一假期马上来了,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正在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的路上。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中国购物,几位外国游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那就是除了更好的商品、更多的选择外,更便捷的服务也很重要。 近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再次打出组合拳,三方面8项举措提高境外旅客在华
2025-04-29 09:50:00
-
奖补最高500万!四川这两项活动奖补细则来了
4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四川省2025年演艺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四川省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奖补政策实施细则》并正式印发,对四川重大演艺活动、重大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最高给予
2025-04-29 03:15:00
-
太钢不锈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55倍 成功扭亏为盈
本报讯 4月28日,太钢不锈公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成功扭亏为盈。钢铁行业近年来整体经营环境持续严峻,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主流产品价格显著下跌,对太钢不锈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太钢不锈全力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促进生产经营稳健运行
2025-04-28 1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