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的鲁西南小镇,人声鼎沸的交易市场与跨境电商仓储中心同步苏醒。
从三代传承的“发商世家”到返乡创业的电商新锐,从手工分拣的岁月沉淀到自动化生产的现代车间,鄄城县用半世纪光阴将青丝编织成年产值50亿元的产业版图。
这座占据全国七成人发原料交易量的“中国发都”,正以传统集市与现代电商交织的独特生态,在全球化浪潮中续写新的产业传奇。
千年青丝市集的新曙光
4月3日破晓,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经济街的人发交易市场已是摩肩接踵,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发交易买卖方,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菏泽鄄城有‘中国发都’的称号,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进行人发原料购销,很热闹。”于高华是鄄城县郑营镇人,他告诉记者,鄄城的人发产业集中在郑营镇和富春镇。上世纪60年代,这两个乡镇的发制品购销产业就开始发展。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家从爷爷辈就开始从事皮毛购销买卖,父亲干了一辈子人发购销买卖,自己也干了十来年,如今20岁的儿子也从事发制品产业。
“爷爷那一辈最早是购销马鬃、羽绒、动物皮毛、人发,从那时起,就走街串巷做买卖。”于高华说,如今鄄城人发国内从业者尽知,郑营镇和富春镇也有固定的集市和交易时间。“郑营镇的人发交易成集时间是农历一、三、六、八,富春镇人发交易成集时间是农历二、五、七、十,十天八个集,每天都有很多人。”
“人发产业是我们的传统产业,你看这集市里,年龄大的都六十多岁了,依然干劲十足,而且他们经验丰富,一打手就知道发质如何。”从业者从20岁到60多岁,一根青丝串起了当地人的致富经。40岁出头的于高华坚持着父辈传下来的生意经,在人发领域已经干了十余年。“全国各地跑着收头发,一般去一趟半个月左右,东到青岛,南到广州,再回到老家交易。”从业十余年的于高华,一直经营的是产业上游的购销生意,对于儿子未来的职业规划,他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在工厂,他能接触到假发制作的全流程,包括拉发、钩发等,干几年就是熟练工,未来的职业选择就更多了。”
鄄城县发制品产业,就在这样的传承下,成为一方水土的支柱产业。
电商基因激活传统产业
不同于于高华寄希望于儿子制发手艺的传承,早早在南方接触网络销售的谌鸿鹏,想到了家乡传统产业“触网”销售的创业路子。
“早在2013年,我姐姐就在发制品厂上班,对这个行业比较熟。2016年,我和姐姐开始在网上销售假发,主要销售男士假发。”谌鸿鹏说,家门口就是假发生产基地,货源充足,并且运输成本低,加上这几年的用心经营,他的网店销量稳定向上,员工也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到如今的50余人。返乡创业的谌鸿鹏不但实现了财富自由,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抖音平台上,以谌鸿鹏公司注册的“阿鹏假发团队”抖音号已经有45.9万粉丝。晚上8点,他的直播团队仍在细致介绍假发产品。谌鸿鹏说,男士假发他已经销售到抖音平台前几名,下一步的重点是打开女士假发市场。
双循环战略下的产业升级
“现在车间生产的还是去年的订单,海外需求量大。”鄄城县新达发制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卫顺说,跨境销售和国内销售并行,这种“海内外同频共振”的发展策略,是这家发制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双循环”战略的生动写照。
鄄城县泰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构建“亚马逊品牌店+TikTok直播基地+独立站私域”立体矩阵,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设立了门店,以“前展后仓”的方式玩转“小单快反”,开发出的12个细分品类中,渐变挑染接发产品在欧美消费群体中引发风潮。
菏泽裕兴发制品有限公司引入自动化漂染设备,过去人工挑染需要3天,现在8小时就能完成定制化生产。2024年,新达公司跨境电商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退货率降至3.2%,美国市场48小时送达履约率达98%。
几家企业的发展,是鄄城传统发制品产业转型发展的样本。近年来,鄄城县秉持“不能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简单退出”的理念,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制品产业实现稳步增长。
2024年全县发制品进出口企业141家、占全县进出口企业总数的76%,实现进出口25亿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70%左右。年加工档发5000吨,各种发制品3000万件,90%以上的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原材料集散地和出口产品加工基地之一。
产业聚变进行时
近年来,发制品行业竞争渐趋激烈,尤其是受电子商务影响,跨境电商门槛低、进入易、平台多、模式多,导致行业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等方面竞争无序,对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为最大程度发挥集群效应,鄄城县规划建设了发制品产业园。目前,一期二期已建成入驻60余家企业;三期规划占地320亩,总投资5亿元,入驻发制品企业19家,可实现“当年入驻、当年投产、当年达效”,项目全部满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将有效推动全县发制品产业蓬勃发展。
三期鄄城海森林发制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17亩。项目由青岛海森林集团投资建设,作为中国发制品标准制定单位,其高端产品年出口额一直稳居行业第一。本项目作为鄄城县人发产业龙头项目,通过双方通力合作,将不断擦亮“鄄城人发”品牌。同时,依托该公司50多项创新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长效抗菌技术、流水线自动上色技术,生产新型蛋白发、隐形中空发束等高端产品,将年产120万条发帘发块接发产品,主要销往欧美、非洲等地区。
青丝为弦,奏响的不仅是鄄城三代人的财富乐章,更折射出中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脉动。当农历集市的烟火气与跨境电商的云仓储在凌晨四点相遇,当老师傅的指尖技艺与智能机械臂在车间共舞,这条从鲁西南延伸至欧美街头的假发产业链,正以25亿元年产值验证着传统产业的现代生命力。
来源:齐鲁晚报
相关文章
-
股价低于1元!四家A股公司同日摘牌!投资者需警惕“面值退市”风险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4月30日,*ST旭蓝(000040)、*ST嘉寓(300117)、*ST东方(600811)、*ST富润(600070)四家公司正式从A股市场摘牌。这四家公司均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即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人民币,而被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ST旭
2025-04-30 18:04:00
-
消费基金“偷着乐”!重仓股异动频频,公募预期二季度主线或有变化
基金经理的持仓策略,越来越开始注重今日的柴米油盐,而不是被伟大的远方吊着胃口。随着基金重仓股的年度业绩、一季报业绩披露完毕,主题行情切换基本面的逻辑使得消费主题基金开始显著受益。业绩披露完毕的基金重仓股近期开始疯狂异动,且大多集中于公募重仓的新消费领域,多位基金人士预期二季度市场风格或有重大变化,可
2025-04-30 00:02:00
-
太钢不锈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55倍 成功扭亏为盈
本报讯 4月28日,太钢不锈公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成功扭亏为盈。钢铁行业近年来整体经营环境持续严峻,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主流产品价格显著下跌,对太钢不锈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太钢不锈全力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促进生产经营稳健运行
2025-04-28 18:51:00
-
新坐标: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681.67万元,同比增长37.59%
新坐标4月28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1.67万元,上年同期4856.15万元,同比增长37.59%;基本每股收益0.50元。
2025-04-28 18:02:00
-
又有新补贴!你领了吗
近期,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的补贴政策,涉及文化旅游、电影消费、技能提升、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一起来看→景区、酒店、剧场等推出优惠促销!惠民补贴超10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相关情况,提到从4月21日至5月31日,引导旅游景区、旅行
2025-04-28 17:02:00
-
独家|腾讯、阿里、字节跳动,谁在抢购算力资源?
业务的实际需要,加上英伟达随时有可能被加码的出口管制,2025年一季度出现了算力抢购潮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顾翎羽 记者 刘以秦编辑|刘以秦《财经》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今年一季度,腾讯向字节跳动购买了价值约20亿元的GPU(图形处理器)算力资源,这批资源以英伟达H20卡和服务器为主,腾讯元宝目前
2025-04-28 1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