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期间,朱瑞申与红蚂蚁志愿服务队一起给集卡司机送煎饼。林昱辰 摄
“这是新鲜出炉的煎饼,山东口味,送给你吃的,不要钱。”
“你也是山东的?那我们是老乡啊!这个煎饼闻着真香啊!”
仅仅一句话,就让眼前的集卡司机,从最初的茫然与防备,变成闻到家乡味道后的喜悦和激动。
这个“五一”假期,朱瑞申带着“卡嫂”们现做的山东煎饼,和红蚂蚁志愿服务队的伙伴们沿着北仑区物流工业社区的马路,敲响一扇又一扇集卡车窗,为司机们送去“免费午餐”。

集卡司机开心地接过煎饼。林昱辰 摄
“在外打拼,能尝到一口家乡的味道,心里就会安稳,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朱瑞申脸上,汗水止不住地冒出来,但他仍在集卡车队伍间穿行。
“吃不下可以先留着,开车是个体力活,总得备点吃的。”几十份煎饼,在朱瑞申不遗余力“吆喝”下,终于送完。
“我们习惯叫他‘朱大哥’。”一位刚啃完煎饼的司机说,“他递煎饼的架势,跟俺老家亲哥一个样。”
“卡嫂煎饼”成了他的“安全监督员”
宁波舟山港的海风,已然见证了朱瑞申夫妻俩23年的岁月——2002年,他们从山东老家来到大榭从事货物运输行业;2004年,朱瑞申来到霞浦,转业成了一名集卡司机。
“当时我们的孩子刚出生,家里老人医药费单子摞得老高,听别人说握方向盘比扛锄头挣得多,我就转行了。”
朱瑞申刚开始当集卡司机的时候,妻子朱希兰充当“跟车员”和“后勤员”:收拾行李,准备地图,炒几道小菜,烙一大袋煎饼,两个人就一同出发。

朱希兰与朱瑞申。通讯员供图
回忆起当时跟车的经历,朱希兰心有余悸——
“那时候没有手机导航,上高速后全凭几张地图和路标辨识方向,开错路、走错道是‘家常便饭’。”
“开集卡跑长途是个体力活,除了正餐,我还会备一大桶水果,如果我老公累了,我就给他喂水果吃,他的肚子就是这样变大的。”
“我当时跟车坐在副驾,我得帮他关注视野盲区,紧张的时候脚会止不住地用力踩住地板,我的脚就是从那时候起变肿的。”
“晚上更累,我们舍不得住宾馆,夜里把车停在陌生的山脚下休息。驾驶室后头半米多宽的板床硌得腰疼。他裹着棉大衣盯上半夜,我攥着手电筒守下半夜,连车灯都不敢全熄。”
集卡车在苏皖赣粤浙的道路上奔走,5平方米左右的驾驶室,见证了朱瑞申两口子4000多个日夜。

朱希兰正在制作面食。通讯员供图
2013年起,朱瑞申改跑省内运输,加上智能手机、导航系统的普及,朱希兰不再需要跟车了。可每次老公出车前,她照旧3点起来和面做煎饼。朱瑞申说,要是没这口脆劲儿,他握着方向盘时心里会空落落的。
握了20年方向盘,朱瑞申已经跑了350万公里。不过,驾驶室里最醒目的不是里程表,而是零事故、零违章、零投诉的安全记录。
“我们跑集卡,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朱瑞申的副驾驶座上总放着朱希兰烙的煎饼。没人跟车时,“卡嫂煎饼”就成了他的“安全监督员”——“看见它,就想起家里灶台上冒的热气,我得‘全须全尾’地回去。”
最盼着大伙儿凑在一起烙煎饼
提起朱瑞申,许多人对他的印象是“爱操心”“热心肠”。

朱瑞申。通讯员供图
“以前还没有微信,他会记着别的司机返程到达宁波的时间,哪怕是半夜、凌晨,他也会一遍遍给人打电话,确保对方安全回来。”
“台风天的时候,朱大哥会爬到车上帮我们盖篷布,我们总觉得篷布盖住车身就好了,他还会帮我们把篷布系起来,特别热心肠。”
“出车的时候,他会叮嘱安全事项,还会嘱托我们要带好饭菜备好茶水饮料,有的时候还会给我们送一袋煎饼。”
久而久之,物流工业社区的集卡司机圈内流传出这样一句话:有事找老朱。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出车到一座陌生城市,连哪里能吃饭都不知道,所以我总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不过朱瑞申总觉得,光靠他个人的力量,对集卡司机群体的帮助十分有限,他总盘算着怎么才能帮到更多人。

朱瑞申给集卡司机送八宝粥。通讯员供图
2013年,物流工业社区挂牌成立“司机之家”,朱瑞申像是找到“盟友”般,热情地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中。
从空中视角俯瞰港区,一辆辆集卡就像勤劳的红蚂蚁。2015年5月,首批12名司机穿上“红蚂蚁”马甲,志愿服务队从此有了名字,朱瑞申被推选为队长。
司机困了累了找不着歇脚的地方,浑身是汗时寻不到冲凉的浴室,想放松时没有能聊天打球的活动室……
揣着这些具体问题,朱瑞申跑遍社区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反复商量,“司机之家”也在2021年和2023年分别做了功能升级。
朱瑞申还清楚地记得,2023年“司机之家”翻新后,30多位司机挤在崭新的按摩椅旁,拿着手机兴奋地录着视频:“这回算有个窝了。”
“自己淋过雨,所以也要给别人撑伞。”朱瑞申经常这样念叨。
炎炎酷暑,他们搬出成箱的棒冰和冰水;寒冬腊月,他们在路口守着保温桶发早餐;逢年过节,他们带着现烙的煎饼挨个敲响集卡车窗……
这些志愿服务里,“卡嫂”们的身影从未缺席。盛夏早上六七点,朱希兰和姐妹们在“卡嫂互助群”里核对物资清单;腊月天微微擦亮,她们已把现烙的煎饼放进泡沫箱,再裹上棉被,整整齐齐摞在三轮车上。

卡哥卡嫂们一同烙煎饼。通讯员供图
2015年,社区牵线园区内5家企业,将简单的手工活引进“卡嫂就业服务站”——穿珠链、缝玩具的眼睛、组装小零件。这些活在朱希兰手里变得利索:“每二十粒打个结,和捆货物一个理儿。”
2021年,就业服务站升级成为“卡嫂共富工坊”,零工基地直接入驻“司机之家”。
在这里,“卡嫂”们可以学习技能、做零工补贴家用,等孩子上学稳定后,她们也可以通过社区对接园区周围的工厂入职就业。目前,已有67名“卡嫂”在这里解决就业问题。
“最盼着做完志愿服务,大伙儿凑在一起烙煎饼。”这些卡哥卡嫂,已然在宁波这个第二故乡里,成为“一家人”。
一袋“卡嫂煎饼”,装进20年集卡岁月
“我们离开家乡打工,是为了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但其实最对不住的也是家里人。”
20多年来,朱瑞申夫妇没有一天不为没把儿子带在身边而愧疚。

朱瑞申一家。受访者供图
彼时政策尚未完善,没有宁波户口的孩子只能在宁波借读中小学,高考仍需回到原籍。担心教材差异会影响成绩,夫妻俩忍痛在儿子上完幼儿园后将他送回山东老家。
“小学开始,就是他奶奶带着他。只有过年和暑假的时候,我们才会见面。”提起儿子的童年,朱希兰眼中隐有泪光。
“那会儿过年到年初五时,瞅见爹妈收拾行李,我就蒙着被子哭,枕头套洇湿半边才睡着。”朱瑞申的儿子朱加辉回忆道。

朱瑞申与朱希兰一同烙煎饼。林昱辰 摄
这20年来,朱瑞申夫妻是港口发展的亲历者,更是集卡司机福利保障日渐完善的见证人。
物流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墙上,印有一整面“集卡司机全周期服务体系”的介绍。
入职接纳、交友联谊、家庭生育、子女入学、居住安家……现在,宁波对集卡司机群体的工作生活帮扶措施已形成完整体系。截至目前,在宁波港口作业的集卡司机已近3万人次,他们均可享受相关福利政策。
朱瑞申偶尔也会念叨几句,要是儿子晚生几年,或许就不用送回老家读书了。
当年卡在政策里的遗憾,如今被春风吹开了缝——今年6月,朱加辉即将研究生毕业,而他的就业意向城市,便是山东青岛和浙江宁波。
“我还是挺想来宁波就业的,父母常年在这里生活,我也想亲身体验这座城市,了解他们坚定留下的原因。”朱加辉笑着说,“以前过年和暑假才能尝到妈妈做的煎饼,要是在宁波,那天天都能吃到‘妈妈的味道’了。”
“虽然我更想儿子能来宁波工作,但还是尊重他和他女朋友的想法。两个孩子明年就要结婚了,不管他们选择在哪里工作,我们都会支持他。”朱希兰说。
一袋“卡嫂煎饼”,装进20年集卡家庭的岁月——初尝或觉粗粝,细品方知绵长。
见习记者 林昱辰
编辑 王璐
相关文章
-
6分钟!十堰民警从“转账键”前夺回18万血汗钱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宋建彬 王喆)7月16日15时40分,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系统骤然报警:居民黄某某正被“冒充公检法”诈骗分子深度操控,资金安全危在旦夕。均州派出所辅警王帅、李泽鹏闻警即动,一场与诈骗分子的“时间赛跑”就此展开。女子在民警带领下在银行取现金。通讯员供图电话
2025-07-22 15:35:00
-
2025款改款一汽-大众探岳众享款SUV车型上市,19.89万元起
IT之家 7 月 15 日消息,一汽-大众宣布旗下 2025 款改款探岳众享款上市,系列车型主要将备胎改为选装,共推出 300TSI 两驱和 330TSI 两驱两款配置车型,指导价格分别为 19.89 万元和 20.89 万元。目前,探岳采取新老同堂的销售策略,其中探岳众享款采用老款车型模具,其车头
2025-07-15 16:11:00
-
消息称iQOO 15旗舰配7000mAh级大电池,切至100W快充方案
IT之家 7 月 15 日消息,博主 @数码闲聊站 今日爆料称,iQOO 迭代线好像也会切 100W 闪充方案,主要是为了堆电池,旗舰线安排 7K 级大电池,次旗舰中端线电池更大 7K++。结合此前爆料来看,这款旗舰预计为 iQOO 15 系列。本月早些时候,该博主曾爆料某厂子系旗舰线 SM8850
2025-07-15 15:50:00
-
“2025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在烟台拉开序幕
眼下,“2025山东数字强省宣传月”已在烟台拉开序幕。作为山东数字强省建设的一个缩影,烟台在服务便民、数字经济、数据要素等领域孕育着诸多先锋企业,为我市破解民生保障、数据价值转化、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等方面难题提供了生动样本。跟随“宣传月”的脚步,一场数字赋能的探索之旅也精彩展开。作为无形资产
2025-07-15 00:05:00
-
当高温遇上暑假,来书店“充电”一下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王汗冰 7月6日,济南持续高温,酷热难耐,山东书城却迎来别样 “热度”,书店里人气满满,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图书,畅游书海,享受一番独有的清凉。摄影:王汗冰 摄像:王汗冰 剪辑:王汗冰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5-07-06 21:20:00
-
山东高校干部密集履新
于红波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6月20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于红波,男,汉族,1976年1月生,在职研究生,教育博士,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校级),拟进一步使用。公
2025-07-03 1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