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专访景顺董事总经理孙海峰: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更具潜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30: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的港股强势反弹虽然会提高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关键在于基本面中长期预期的边际改善是否能够被证实。”近日,景顺董事总经理、亚洲区(日本除外)机构业务总监孙海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专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市场信心增强,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孙海峰认为,港股的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他还提到,港股估值修复虽已部分反映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尤其在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

孙海峰强调,南向资金已成为本轮港股做多的主力军。​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如沪深港通和债券通,便利了内地投资者进入港股市场,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内资在港股投资占比的提升,意味着港股市场的定价权正逐步向内地投资者倾斜,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在南下资金加速流入港股的同时,海外资金也在抢筹港股。孙海峰认为,海外资金涌入港股市场的势头有望延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和优质资产的代表,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的关注。

在他看来,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香港市场有望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会,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渠道。未来,香港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有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新的投资机会。”

南下资金在港股市场的定价权正在提升

《21世纪》:近期港股出现显著反弹,你认为驱动此轮上涨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短期资金博弈,还是基本面改善的长期信号?今年以来的强势反弹是否具有持续性?

孙海峰:近期港股的显著反弹主要由几个核心因素驱动:首先,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定程度通胀可控,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持续增强,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跌,带动股票资产整体估值修复。其次,中国政府逆周期经济扶持政策持续出台,提升了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这些政策包括持续优化地方债务结构、增加消费刺激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旨在提振经济活力和市场信心。

今年以来的港股强势反弹虽然会提高市场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关键在于基本面中长期预期的边际改善是否能够被证实。如果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市场信心增强,港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表现。

《21世纪》: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港股哪些行业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逻辑是什么?港股估值修复是否已充分反映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

孙海峰: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科技、消费和金融板块更具超额收益潜力。科技板块受益于创新应用商业化能力提升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较多。消费板块则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落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但效果还需要企业真实业绩的验证。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开放和政策支持,特别是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部分上市公司最新的2024年年报已提及第四季度以来的业绩快速提升。

港股估值修复已部分反映市场对政策的乐观预期,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

《21世纪》:目前,南向资金似乎是本轮做多港股的主力资金。互联互通机制(如沪深港通、债券通)的持续扩容有怎样的帮助?内资在港股中投资占比的提升对港股来说意味着什么?

孙海峰:互联互通机制的持续扩容、内地及香港监管对于互联互通机制的呵护,均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流入港股。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的扩容,使得内地投资者可以更加便捷地投资港股,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和交易活跃度。内资在港股中投资占比的提升意味着港股市场的定价权逐步向内地投资者倾斜,增强了港股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此外,内资的持续流入也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推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海外资金涌入港股的势头有望延续

《21世纪》:在本轮港股上涨行情中,海外资金也争相涌入港股市场。这一势头能否延续?今年以来,外资对港股的投资结构有何特点?

孙海峰:海外资金涌入港股市场的势头有望延续,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港股作为估值洼地和优质资产的代表,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的关注。

今年以来,外资对港股的投资结构呈现出对科技及医疗保健板块的增持,对金融、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的减持。医疗保健板块受益于全球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创新药研发的推进,吸引了大量外资的关注。金融板块则受制于全球利率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外资持仓有所减少。可选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则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外资持仓也有所减少。

《21世纪》: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国际机构投资者当前如何重新平衡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策略?在此背景下,港股的投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海峰:国际机构投资者在重新平衡对中国资产的配置策略时,更加注重分散投资和风险管理。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拥有众多优质上市公司,且受益于宏观政策和市场开放政策的支持,成为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选择。

港股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估值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同时,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较好,投资者可以较为便捷地进行买卖操作。此外,港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投资价值。

《21世纪》:过去几年,港交所把多家中东地区交易所加入证券交易所认可名单,当地企业可来港第二上市。中东企业对港股的兴趣何在?主要来自哪些行业?

孙海峰:中东企业对港股的兴趣主要在于利用香港市场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平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投资者资源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为中东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市场机会。中东企业主要来自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领域,这些行业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通过在港股市场进行第二上市,中东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和市场支持。

香港将继续吸引中概股回归

《21世纪》:如何评估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中美监管博弈是否会影响这一趋势?

孙海峰: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成熟的二次上市机制和众多成功先例。香港市场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为中概股的回归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投资者资源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中概股的市场认可度和估值水平。

地缘政治博弈可能会对这一趋势产生一定影响,但香港市场的独特优势和政策支持将继续吸引中概股回归。未来,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步改善和市场环境的优化,香港作为中概股回归首选地的长期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21世纪》:去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式上表示,将继续加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战略能否成为香港吸引全球资本的抓手?怎么看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角色?

孙海峰: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有望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抓手。香港拥有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和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支持。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香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角色至关重要,未来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1世纪》: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背景下,香港市场能否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

孙海峰: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香港市场有望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孵化出新的投资主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会,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融资渠道。未来,香港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有更多高附加值产业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香港市场有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推动市场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10日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固定商品价格及分割销售市场的横向垄断行为以及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等重要法律问题,涵盖交通、建材、原料药、化工等民生行业。“共享电单车”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是最高

    2025-09-10 14:55:00

  • 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电饭煲选购使用消费提示

    新疆网讯(记者王璇)电饭煲作为家庭日常高频使用的厨房电器,其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便利与健康安全。日前,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市场消费实际与常见问题发布电饭煲消费提示,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实用的指导。9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发布消费提示旨在帮助大家有效规避购买和使用

    2025-09-10 11:08:00

  • 京沪楼市8月份成交显韧性 市场信心持续修复

    来源:证券日报8月份,在政策优化的推动下,北京、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出一定韧性。其中,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相比7月份均有小幅增长,上海新房和二手房市场也在“沪六条”的推动下,活跃度提升。具体来看,北京方面,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北京二手住宅网签13331套,较7月份增加547套,环

    2025-09-04 09:34:00

  • 券商晨会精华:A股盈利确认拐点,新动能主导结构性行情

    财联社9月3日讯,市场昨日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8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50亿。板块方面,银行、贵金属、机器人、石油等板块涨幅居前,CPO、跨境支付、PCB、半导体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跌0.45%,深成指跌2.14%,创业板指跌2.85%。在今天的券商晨会

    2025-09-03 08:22:00

  • 遂宁高新区俏宝银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遂宁高新区俏宝银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利,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回收修理服务;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金银制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本文

    2025-08-28 17:03:00

  • A股半天成交突破两万亿

    作者 | 第一财经 李隽8月25日,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之后,半天成交已经超过两万亿元,随后则出现了冲高后回落。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升0.86%,报收3858点;科创50上升2.35%,报收1277点,开盘不久见顶后大幅回落。25日上午收盘时沪深京三地成交2.1万亿元。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目

    2025-08-25 1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