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亿市值公司汇金科技“20CM”跌停背后:预计2024年营收不足1亿元 去年股价累计涨超3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9:12:00    

每经记者:陈鹏丽 每经编辑:张海妮

3月31日,汇金科技(300561.SZ,股价34.16元,市值112.08亿元)的股价在上午盘前竞价阶段即上演“20CM”跌停。

从消息面上看,3月30日晚间,汇金科技公告称,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该警示函显示,汇金科技今年1月下旬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但该预告未披露营业收入的情况。到了3月28日,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未能达到1亿元;同时,公司披露《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提示性公告》。广东证监局称,汇金科技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属违规行为。汇金科技董事长陈喆、总经理马德桃、财务总监孙玉玲、董事会秘书李佳星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广东证监局决定对汇金科技及陈喆等四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2月,淄博高新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国投)便拟通过股份受让、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入主”汇金科技。不过截至目前,淄博国投“入主”汇金科技的事项尚未能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2024年,该股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倍。

如果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对控制权变更会有影响吗?

一封警示函,让汇金科技的中小股东不再淡定,各大股吧的评论区“炸开了锅”。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1月24日,汇金科技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去年净利润亏损1450万元至1980万元,却没有披露营业收入情况。3月28日,公司修正2024年度业绩预告称,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925万元至9420万元,同时净利润亏损1720万元至2220万元。由于预计去年营收规模不足1亿元,公司还同步发布提示公告称,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广东证监局认为,公司1月份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未预计2024年度收入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亏损的情形,且未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上述情形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因此对汇金科技及陈喆、马德桃、孙玉玲、李佳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3月31日,汇金科技盘前竞价阶段股价跌停,开盘即被“焊死”在34.16元/股的跌停板上,无法动弹,直至收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汇金科技去年一度被外界称为“妖股”。去年9月至12月,汇金科技股价持续震荡上扬,短短数月股价涨幅累计超过700%。去年12月17日,该股盘中最高价直冲68.54元/股,创出阶段性历史新高。2024年,汇金科技股价累计涨幅达365.76%。

对于股价持续上涨,市场及公司均给不出确切原因。汇金科技当时在股票交易异动公告中多次提醒,淄博国投是否能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尚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控股权或变更,也一直是汇金科技的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事项。2023年2月,淄博国投拟通过股份受让、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入主”汇金科技。2023年6月14日,淄博国投按照协议约定完成了第一次股份转让第一笔转让价款第二期的支付。但此后,该事项一直没有更新的实质性进展。截至今年3月3日,公司最新披露,淄博国投尚未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淄博国投也未明确关于取得有权审批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的办理时限。

那么,此次公司股票如果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是否将为淄博国投的“入主”增加更多不确定性、淄博国投的该项交易为何迟迟未能获得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3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汇金科技证券部的公开电话,但电话未获接听。记者同步向公司公开邮箱发送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也未能收到回应。

营收与净利润近年连续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汇金科技是国内最早拓展金融行业现金及重控物品管理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之一,主营业务是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网点转型等“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下游客户为银行。

业绩表现上,汇金科技自2021年起营收规模低于2亿元,且出现逐年萎缩的情况。2024年,公司预计营收低于1亿元规模。净利润方面,公司更是自2018年开始陷入负增长。2024年,公司净利润预计由盈转亏,至少亏损1720万元。

汇金科技方面此前称,预计2024年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银行自助设备现金管理系统、银行现金及重控物品管理解决方案、银行系统AI(人工智能)鉴权及音视频采集解决方案受总行采购周期影响,导致报告期销量同比下降;受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银行自助设备现金管理系统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毛利下滑。

对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何连年下滑,3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多次尝试与汇金科技证券部取得联系,并向公司公开邮箱发去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公司方面的回应。

根据汇金科技2023年年报,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仅为198人。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10日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涉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固定商品价格及分割销售市场的横向垄断行为以及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等重要法律问题,涵盖交通、建材、原料药、化工等民生行业。“共享电单车”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是最高

    2025-09-10 14:55:00

  • 拆解上市银行科技金融!六大行贷款余额近23万亿,多家股份行破万亿

    今年上半年,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投放增速迅猛。各大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均提及对科技金融的具体支持举措,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已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业务板块。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截至6月末,以6家国有大行统计口径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合计已超过22.87万亿元,贷款规模及服务科技企

    2025-09-08 11:46:00

  • 稀缺!机构盯上的筹码大幅集中滞涨股曝光,仅15只!

    从最新机构评级来看,医药生物、科技行业个股持续获机构看好。51股本周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重点关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周五收盘,本周(9月1日至9月5日),59家机构合计进行1678次“买入型”(包括买入、增持、推荐、强烈推荐、强烈买入)评级,合计覆盖929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

    2025-09-06 14:14:00

  • 中国商务部裁定:对康宁等美国公司征收最高78.2%的反倾销税

    中国商务部裁定,美国光纤生产商和出口商通过改变贸易模式的方式向中国出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G.654.C光纤),不具有充分的商业合理性,削弱了现行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效果,构成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反倾销措施的规避。对各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如下:德拉克通信美国公司 78.2%,康

    2025-09-04 00:36:00

  • 贵阳银行营收再降12%增速垫底上市银行 不良贷款率升至1.7%达上市九年最高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利率下行叠加债市波动影响,贵阳银行(601997.SH)业绩持续承压。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12.2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24.74亿元,同比减少7.2%。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贵阳银行自20

    2025-09-01 09:40:00

  • “宁”聚一堂看中阿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共达成经贸合作成果331个 意向签约金额1077.5亿元

    人民网银川8月31日电(钟文兴、曾书柔、曹欣悦、法伊萨)2025年8月28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本次博览会搭建3.6万平方米展区,分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央企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特色商品6大展区。截至30日闭馆,观展总人

    2025-08-31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