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大家知道传梭是怎么使用的吗”“大自然中天然的纺织材料有哪些”……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的传梭博物馆热闹非凡,刚放学的孩子们还未回家就一头扎进博物馆体验区,在传梭博物馆馆长傅梦帆和手工课程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传统纺织文化,体验布艺手工,创作笔袋、书皮等手工作品。
“传统课堂难以呈现的文化维度在溪口村变得鲜活起来!对我们而言,乡村博物馆不仅是展陈空间,更是活态课堂,带着孩子们探索更多不一样的乡村文化。”传梭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博物馆由旧厂房改造而成,既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又赋予其文化展示功能。
自2022年首个乡村博物馆开馆以来,百丈镇整合本土手工艺、农耕文化和生态资源,盘活闲置民居、老旧公共空间等资源,先后建设落地了传梭博物馆、农历博物馆、清廉博物馆、青瓷艺术馆、玩竹博物馆等一批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成“小而美、专而精”的博物馆集群和“一村十馆”的文化格局。
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为特色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百丈镇森林覆盖率达86.7%,其中竹林面积达到5.5万亩,是浙江省竹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在溪口村玩竹博物馆,竹的不同组合形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刚走进博物馆,便被“微缩装置区”吸引住了脚步,带有地标性特征的竹编艺术装置“微缩版”次第排列。在“研学区块”,小鸟、企鹅、老鼠、河豚……约60只形态各异的竹“编”小动物栩栩如生。“我从儿童折纸游戏中找到灵感,设计了将折纸和竹编工艺相结合的当代竹编,这一系列作品能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并且做出来的动物形态都是独一无二。”博物馆馆长郭航介绍。
沿山路向上,便来到了杭州农历博物馆。“谁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稚嫩的童声在馆内回荡,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前来研学的学生们了解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并流传下来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知识体系。”
得益于浙江自然博物院团支部帮扶团队,杭州农历博物馆结合浙江自然博物院教育资源,聚焦传播“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开发了“春夏秋冬”四季研学课程,并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采用自主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引导青少年了解传统农历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如今,文化教育、文创开发、研学体验、民宿运营等业态在余杭乡村汇聚。百丈镇也依托乡村博物馆形成了13个共富工坊,带动超过300位村民就业。
(本报记者 刘习 陆健)
相关文章
-
临沂河东:“文化合伙人”机制赋能社区治理新活力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83岁的张桂兰一边体验专业的足疗服务,一边和邻居闲话家常。“剪发、按摩、做理疗,社区全给安排好了,又暖心又方便!”她笑容满面地说。这一温馨场景,正是河东区推行“文化书院合伙人”机制带来的变化——通过联动政府、社会机构、居民等多方力量,持续把优质
2025-09-11 05:00:00
-
从“有效”转向“长效”
罗天帮扶工作“有效”不易,实现“长效”更难。近年来,阳春市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探索表明,帮扶工作从短期见效向长期可持续迈进,核心在于机制创新。真正的长效帮扶需实现“授人以渔”。广州美术学院与阳春二中共建课程体系,不仅是资源输入,更是教育方法的融合与师资能力的再造;石望镇香水柠檬产业全链条开发,也不是简
2025-09-10 08:12:00
-
重磅剧透!27场全是“顶流”,还有“惊喜盲盒”
好剧连台,华彩江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将于2025年9月13日至10月25日在江城武汉举办。届时,共17部剧目、27场展演矩阵将在湖北剧院、洪山礼堂、琴台大剧院、湖北戏曲艺术中心、武汉剧院等剧场进行。“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以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为指导单位
2025-09-08 14:37:00
-
楚河汉界竞逐风采 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青岛赛区迎来收官战
青岛新闻网9月7日讯(记者 刘文超)9月6日,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青岛赛区决赛在李沧区青岛美食鲁菜大酒店鸣金收兵,为本届省“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青岛赛区赛事画上完美句号。比赛由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办,青岛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李沧区体育总会联合承办,青岛市象棋运动协会具体执行。比赛为期一天
2025-09-08 08:55:00
-
AI绘节气|今日白露,天气转凉,勿忘添衣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9月7日16时51分我们将迎来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水汽遇冷凝结成珠点落在花草树木上所以叫“白露”作为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这时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一夜凉过一夜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感冒秋风萧瑟,秋意渐浓从白露开始大雁小燕自北方飞
2025-09-07 14:17:00
-
多部门联合主办津派文化讲述活动
【来源:今晚报】内容提要:日前,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师生在“知天津、爱天津、扎根天津、建设天津”津派文化讲述活动中唱响经典,一曲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展示着优秀文化在新时代青少年群体中得以传承。 日前,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师生在“知天津、爱天津、扎根天津、建
2025-09-07 0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