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也能“共享”?在浙江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不仅每天下午会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接孩子,还为孩子提供绘画、音乐、绘本等“硬核陪伴”,为社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下午4点不到,轮值的4位“共享奶奶”就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的亲子活动区,她们忙着整理卫生,摆出道具,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共享奶奶” 王菊琴:我们先到这里准备好东西,绘本、画画的东西都准备好。
下午4点40分,“共享奶奶”们准时等待在幼儿园门口,从老师手中接过佩戴有“专用接送卡”的孩子们,一一点名后,牵着孩子们回到社区服务中心。今年55岁的周玲珍退休前一直从事幼教工作,社区组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她第一时间报名。如今,每天下午陪伴孩子,也成了她最开心的一件事。

“共享奶奶” 周玲珍:在一起的过程中,收获的不光是开心,也是一种成长,自己自身的一种成长。
平时,社区通过成人夜校给“共享奶奶”们上培训课程,让他们发挥各自擅长领域,教授孩子非洲鼓、绘画、舞蹈等。白天给孩子们托管陪伴,晚上参加公益课,自从加入了“共享奶奶”队伍,老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共享奶奶” 王丽芬:通过社区的公益课学了非洲鼓,我把它教给孩子们,他们很开心我也很高兴。

目前,洋洪社区有八位“共享奶奶”,她们每天以轮班制的形式接送孩子,风雨无阻,已惠及社区双职工家庭近40户。
幼儿家长 梁萍:帮我们解决了接送困难的问题,这些奶奶我们都比较熟识,接过来在这里教他们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也比较放心。
老有所为幼有所托 创新开展双龄共养行动
很多职场爸妈面临幼儿“放学无人接送”的难题。为此,从2024年6月开始,洋洪社区通过召集有时间、有爱心的退休女性,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儿童托管、日常接送等服务,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今年3月开始,路桥区在全区推广这一有效做法。
路桥区通过发动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等低龄健康老人,为双职工家庭提供儿童接送、课后看护、情感陪伴等互助服务,有效缓解家庭育儿压力。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缪艳:我们在全区全面推开了这一做法,广泛招募“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团成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机制,对“共享奶奶”的健康状况、服务时间、擅长领域进行登记,以便更好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时间。比如在接送孩子之外,还可以在党群服务中心提供一些作业辅导、手工制作、讲故事、助餐等系列活动。
“共享奶奶”志愿服务,兼顾了“老有所为”和“幼有所托”,让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为”,更通过“一老一小”双向关怀,推动社区互助温情传递,构建“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幸福共同体。为了让更多志愿者参与,路桥还借鉴“时间银行”“义工服务”等机制,不断探索和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通过创新制度设计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让“共享奶奶”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成为一种制度化运行、人人可以参与、人人乐于参与的社区公益机制。

浙江省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天华:“时间银行”可以理解为志愿者参加服务获得存储时间,等到自己或直系亲属成为老年人需要服务时,可以用之前存储的时间进行兑换。实现互助养老、爱心循环的模式,而“共享奶奶”通过老年志愿者为儿童提供志愿服务,让老年人从“被照顾服务对象”转为“志愿服务提供者”形成“低龄老年人存时间、高龄老年人获取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可以说,“共享奶奶”为统筹化解“一老一小”照护难题,让儿童快乐成长、老年人颐养天年,共同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
冲上热搜!“退休员工招募中”,麦当劳回应
近段时间,一些企业招聘退休人员的消息登上热搜。8月12日,“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登上微博热搜榜。有网友发布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的图片引来热议图片显示,麦当劳打出宣传语“退休员工招募中”,任职要求为:每周可上班至少3天、达到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还有福利待遇也一并标明了,包括国家法定假日三
2025-08-12 17:36:00
-
既低头赶路 也仰望星空——汝州外国语学校成长记
师生关系融洽7月,一张张喜报、一面面锦旗,纷纷送到汝州外国语学校。办校十年来,该校提前批录取人数逐年攀升。汝州外国语学校用十年光阴三千六百多个日夜,兑现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诺言。坚守初心知行合一成功往往起始于一个朴素的愿望。十年前,汝州外国语学校创办人在前往郑州接孩子的途中,所驾驶的
2025-08-08 15:23:00
-
探秘中医文化,点燃新闻热情!扬子晚报携手苏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启“红领巾小记者”之旅
7月23日至24日,由苏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与扬子晚报小记者工作室联合打造的“红领巾小记者”活动火热开展,36名优秀小学员开启了一场中华传统美德“学讲研传”与知识乐趣交织的双重体验。在弥漫药香的春晖堂,孩子们亲手辨识百草、制作香囊,触摸千年中医智慧;在扬子晚报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带来的趣味课堂上,学员们
2025-07-26 22:01:00
-
在现场|课堂上来了“魔法师”
YMG全媒体记者 邹春霞 通讯员 吕胜男“大家猜一猜,纸团能穿越进纸杯吗?”昨日,来自福山区科协唐老师举起空空的双手,民丰路社区活动中心里的孩子们因为这个“能穿越的纸杯”瞬间炸开了锅。白菜叶子在液氮里瞬间冻结,东华小学5年级学生战扬伸手接过唐老师递来的“冰片”,小心翼翼地捏碎。小金鱼沉入液氮,战扬害
2025-07-25 10:55:00
-
王方晨《喂,上树!》:轻飏直上的灵魂与下沉的尘世
作者:张艳梅《喂,上树!》刊于《芙蓉》2011年6期。王方晨的小说有种独特的味道。比如《猫样年华》,对历史、现实和生存本质的抵达,荒诞的外形,沉重的思考,是具有穿透力的。这篇《喂,上树!》同样是一种有关存在的寓言化表达。一场大水,老婆婆失去了儿子儿媳,意外地救起一个小婴儿,还有大水冲上岸边的陌生男人
2025-07-14 08:54:00
-
深读|暑期文身、穿孔热背后的冷思考:是青春印记还是成长迷途?
进入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文身、穿孔的话题格外火热,线下文身店接到的询问、预订也明显多了起来。这些在网上备受追捧的“青春印记”,却可能会被现实深深刺痛:激光洗文身留下的难以洗去的疤痕、求职时被拒的无奈、他人异样的目光……当“我的身体我做主”遇上认知局限,当盲目跟风取代独立思考,所谓的“个性表达”,或许
2025-07-11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