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梨花映白杨树,听风听雨过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是祭奠故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缅怀英烈、山河同念的日子。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不由让人想起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9月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深情诵读——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是抗日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前的绝笔信,是一位母亲对自己7岁孩子最后的叮咛,也是一位战士献给万里山河的满腔真情。
革命烈士的家书,总书记总是读了再读,念兹在兹。
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亲自修改福州历史名人塑像建设方案,其中首批人物塑像方案中就有林觉民写《与妻书》的形象;
在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起湖南籍烈士夏明翰身陷狱中所写的“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家书……
一封封信笺穿越烽火岁月,有些不过寥寥数语,总书记却高度重视,因为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时代的见证,更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铭刻、信仰的承载。
和平年代,生死考验少了,但各种考验无处不在。
“本立而道生”。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生出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才会迸发出无穷的进取力和突破力。
习近平总书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一次次重温红色家书,正是将其作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每一回翻开这些“教材”,读之诵之、思之念之,就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初心的叩问。
尺牍传情,笺书言志。书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同人民群众交流的重要方式。总书记的信件常会谈到英雄烈士,字里行间充盈着英雄之气。
人们忘不了这封信中饱含的温暖——
以生命为烛,照亮平安之路;以热血铸盾,护佑山河安宁。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系统近2万名民警因公牺牲。
“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训练”。2023年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前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8名在读英烈子女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同信一起传递的,是对英雄烈士的铭记与尊崇,对英烈家属的关心与关怀。
人们忘不了这封信中沉甸甸的嘱托——
1965年,面对埋排雷训练中突如其来的意外,英雄王杰用生命践行了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
2019年1月,同“王杰班”战士座谈交流一年多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写来回信,鼓励大家“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殷殷嘱托,引领推动“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人们忘不了这封信中蕴含的期许——
1933年,陕西照金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由此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几十年后,这里的孩子以班为连,聆听着军号上课,扎根红色热土成长。
“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018年5月,一封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孩子们的回信从中南海跨山越河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明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指引我们将“走向何方”的前程方向。
清明,是缅怀过往的时刻,更是踏春而行的时节。
新的长征路上,还有不少“娄山关”“腊子口”。“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以信传情抒志,引领社会厚植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思想根基,让新时代成为奋斗者的时代,让每个人都拥有成为“自己的英雄”的舞台。
前行是最好的铭记。我们在神州大地上写就的时代新篇,就是给万千英烈最动人的信件。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
答好“创新之问” 勇闯领跑之路
答好“创新之问” 勇闯领跑之路本报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创新寄予厚望,每次考察安徽必看创新、必讲创新,强调“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称赞合肥是“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全省季度工作会议发出的7个方面47个“创新之
2025-08-29 09:21:00
-
人民日报刊文: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
原标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以下简称“3820”战略工程),擘画了福州建设现代
2025-08-29 07:03:00
-
学习手记丨“济济一堂、共商大计”
再过一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将在天津启幕,习近平主席将同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继去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之后,“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将再次举行。2024年7月4日,一张大合影记录下“上合大家庭”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行峰会的难忘时刻—
2025-08-25 01:13:00
-
为祖国争光 为军旗添彩——探营胜利日阅兵集训点
胜利日阅兵集训点方阵巍巍,战旗猎猎。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挂在额头上的汗珠……为了9月3日的盛大阅兵,参阅官兵争分夺秒训练、全力以赴冲刺。威武的英姿、雄壮的阵容,写满忠诚与坚毅。 辽阔的天空下,联合军乐团的震撼鼓点和战士们的铿锵脚步,汇聚成一曲历史与现实的交响,凝聚起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 习近
2025-08-24 10:12:00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白乙化:投笔从戎 战死杀敌场的抗日英雄
“吾当先去杀敌,再来求学。如能战死在抗战杀敌的战场上,余愿得偿矣……”在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石厂峪村的白乙化故居,一群小学生围坐在一棵与烈士同龄的枣树旁,听讲解员娓娓讲述着抗日英雄白乙化在国破家亡时发出的铮铮誓言和他的抗日传奇。白乙化,字野鹤,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2025-08-24 09:56:00
-
学习新语·抗战|坚强屏障 血火淬炼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14年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学习新语”栏目推出抗战系列报道跟着总书记走进抗战纪念地重温撼人心魄的民族记忆传承历久弥新的抗战精神本期来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探寻晋绥边区的抗战印记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统筹:黄庆华 周年钧记者:柴婷 杨晨光 李
2025-08-20 1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