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旧换新”后,旧的去哪儿了?(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以旧换新”政策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但淘汰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会不会变成“电子垃圾”?旧物回收处理到底安不安全、靠不靠谱?
——人民网网友15****7
这位网友的提问,既是民生新热点,又是绿色发展新业态。几天前,记者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
手机回收,靠谱吗?不妨从一只旧手机的回收旅程讲起——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后,上海市民张女士购入一部新手机,旧手机交给了家门口的回收门店,当天即被运往当地一家具有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自动化分拣线上,红外光谱仪为机身进行“全身体检”,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含银量0.19克、铜25.8克、钯0.015克,符合二次利用标准。”当主板被送入熔炼炉,还逐渐析出了0.034克黄金。与此同时,塑料外壳粉碎后进行再生造粒,可用于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微型听筒经过声学测试,将被送入助听器工厂,帮助听力障碍者重建声音世界……这只旧手机“变身”为其他新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技术变革和产品转化并非孤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63万吨,同比增长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以旧换新”带动了回收和拆解量的双增长,但更深层的追问在于:下大气力回收这些旧物,划算吗?
我们来算三笔账。
先说环保账。1吨旧手机能累计提取约400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800公斤、有色金属约40公斤;每回收1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4.7吨。这些数据背后,是循环经济对“双碳”目标的直接支撑。
再看经济账。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浙江台州“金属再生基地”的实践更具说服力: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当地形成包含100余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189亿元,成为落实《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中“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求的典型案例。
还有安全账。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全程有痕”确保个人信息安全。这种安全闭环,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生动实践。
划算归划算,回收有梗阻。比如,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没有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低,宁愿卖给街头商贩;企业技术参差不齐,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
打通梗阻,得有诚意——
北京推行“e回收”平台,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农村地区全覆盖。一句话,便利才有人气。
企业也没闲着。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回收旧物可获得碳积分并兑换权益;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2024年底转化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80余万吨……
今天,我们关注“以旧换新”后旧物去哪儿了,既反映了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也体现了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循环能力。说到底,还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
向“新”而行,关键在“循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废旧物资从“鸡肋”变身“富矿”,循环经济由“可选项”升级“必选项”,在这场从理念、技术到服务的系统性变革中,中国经济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正同步跃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珊珊(实习)
相关文章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一季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
2025-04-30 10:33:00
-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五一假期马上来了,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正在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的路上。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中国购物,几位外国游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那就是除了更好的商品、更多的选择外,更便捷的服务也很重要。 近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再次打出组合拳,三方面8项举措提高境外旅客在华
2025-04-29 09:50:00
-
新坐标: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681.67万元,同比增长37.59%
新坐标4月28日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6.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81.67万元,上年同期4856.15万元,同比增长37.59%;基本每股收益0.50元。
2025-04-28 18:02:00
-
泸州老窖:去年未实现营收增长15%,中高档酒贡献近九成收入
4月28日,泸州老窖(000568.SZ)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尽管去年业绩依旧正增长,但增速较2023年的20%以上大幅放缓,创近十年新低。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收和
2025-04-28 15:33:00
-
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吕志成出席会议并讲话4月27日,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吕志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吕志成指出,过去一年,沈阳产研院在制度创新、项目孵化、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构建了东北首个成果转化全周期支持服务体系,成功入选东北首家供需对接类先进技
2025-04-28 09:47:00
-
8点1氪|复旦回应拟录取600万粉丝网红“迅猛龙”;香港排队等候时吸烟将罚3000港元;马斯克和美财长在白宫大吵狂飙脏话
上市进行时三只松鼠据港交所文件,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界面新闻)TOP3大新闻600万粉丝网红迅猛龙考入复旦,校方回应4月25日晚,有消息称,600万粉丝的网红“迅猛龙特雷莎”(简称迅猛龙)考上了复旦。资料显示,“迅猛龙”真名许锴蓥,此前,她曾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停播3个月考复
2025-04-28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