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山东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13:00    

4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的实施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委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当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解读该文件。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红旗介绍,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这一主题,对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系统安排,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文件共包括8个部分36条。

文件提出,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持续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片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山东实际,坚持片区化推进、组团式发展,统筹政策、项目和资源向片区集聚,推动片区提质增效。

着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推动乡村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数字赋能、绿色生态、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着力推动乡村建设提档升级。聚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着力推动乡村治理提效赋能。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深入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聚焦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产资源,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试验任务。

深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夯实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用地保障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引进和发展机制,形成切实关注“三农”、优先抓好“三农”的良好局面。

张红旗表示,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年度性、针对性、实效性。文件立足我省实际,坚定扛牢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责任,在政策上进一步聚焦,在措施上进一步加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努力在农业强国建设中“走在前、挑大梁”。

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省委、省政府春节后第一个大会就是围绕抓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文件紧扣时代背景,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题,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很多具体任务部署中都强调了改革创新,推动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文件逐条逐项明确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具体举措,做到可操作、可落地。比如,在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上,今年要在抓好已建片区巩固提升的基础上,新启动建设省级片区75个以上。在强化农业装备支撑上,将推动大规模农业机械更新,新增高端智慧适用农机15万台以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新改造提升村卫生室2万家左右,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任务,需要实打实的去落实。

文件以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目标,通过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富民产业等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得到实惠;以有利于农民为导向,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加快完善道路、饮水、网络、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让农民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据介绍,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2.3亿元、同比增长3.9%,一产增加值6617亿元、增长3.7%。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坚持以片区为基本单元,因村因地而宜、按群众需求,连片规划、连片建设,省市县梯次建设乡村振兴片区1598个,覆盖村庄1.5万余个,形成良好发展势头。在粮食生产上,主攻单产提升,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过去一年,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山东深入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个潜力”,蔬菜总产达到9623万吨、肉蛋奶1680万吨、水果3325万吨、水产品950万吨,都在高基数上保持了稳定增长。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上,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67家、总数达到11406家、占全国总数的1/10,年营业收入2.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8,农产品出口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11.7%、连续26年领跑全国。在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上,持续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道路、供水、物流、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水平稳步提高,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文明乡风进一步向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确保省委一号文件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张红旗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相关文章

  • 从五音戏到网红打卡地,文祖青野五音美食节等您来!

    五月的风,携着古韵与醇香,在文祖青野村的青石板路上流转,5月1日至7日,在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青野村,这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的发祥地,将开启一场万众瞩目、独具匠心的文化美食盛宴——五音美食节!更有文艺演出、五音戏表演和烟花秀等你来!在这里,你可以体验麦野星辰·半日闲的新中式土灶火锅,感受儿时

    2025-04-30 13:14:00

  • 信阳市浉河区:山水茶韵间的诗意走廊

    浉河区,豫南明珠镶嵌于大别山北麓,是信阳市主城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更是“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之一。这里坐拥信阳毛尖60%的核心产区,南湾湖万顷碧波滋养着30万亩生态茶园。全长44.6公里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宛如一条翡翠丝带,蜿蜒在南湾湖畔的青山绿水间,串联起浉河的茶山与村落。(浉河区委宣传

    2025-04-29 11:51:00

  • 太钢不锈一季度净利润增长超55倍 成功扭亏为盈

    本报讯 4月28日,太钢不锈公布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23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成功扭亏为盈。钢铁行业近年来整体经营环境持续严峻,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主流产品价格显著下跌,对太钢不锈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太钢不锈全力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促进生产经营稳健运行

    2025-04-28 18:51:00

  • 大连普兰店区纪委监委公开征集教育领域、涉农领域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普兰店区纪委监委现向社会各界征集我区教育领域关于师德师风、择校分班、学生膳食、校园管理等问题和涉农领域关于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等问题的意见建议。区纪委监委将对收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督促职能部门研究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问

    2025-04-28 11:22:00

  • 注意蓄水!本周日,贵阳这些区域路段将停水8小时

    尊敬的广大用户:为确保夏季供水安全稳定,清镇东郊水厂拟开展防雷测试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届时清镇市城区将计划停水,由此给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停水时间: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09:00—17:00(预计8小时)停水区域:(共23个片区/路段)后午片区、红湖片区、九化片区、物流园

    2025-04-25 14:23:00

  • 济南举行首届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4月22日-4月24日,由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济南市首届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在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举办。活动期间,以“智启泉城 链动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及应用场景需求发布活动。本次活动是在充分征求机器人相关企

    2025-04-24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