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5月9日电(记者周洪双、李晓东)川渝河长制5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8日在成都召开,相关数据的发布反映出双方携手治水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年来,川渝联合投资,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沿线的遂宁安居、资阳安岳、重庆铜梁等区县全方位建立起交叉互巡、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共处等机制,“各管各”变成“共治理”,“分段治”变成“全域治”,成功解决了“交叉地带”无人管理的问题。而今,琼江水清岸绿,沿岸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价值转换明显。
地处铜钵河上下游的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与重庆市梁平区积极携手,创新建立问题台账闭环管理模式。梁平区碧山镇华滩坝片区无法处置的生活污水接入大竹县石桥铺镇污水管网,实现跨省协同处置。通过深化合作,双方成功破解跨界执法、责任划分、岸线管护等六大治理瓶颈,让昔日的臭水沟彻底蝶变为今日的美丽河。
四川、重庆同属长江上游,山水相依,8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将四川6个市、重庆12个区县紧紧相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川渝两地切实树牢上游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川渝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涵盖81条跨界河流上的51座重要水利水电工程、10个生态流量国控断面、25个水质国控断面等重要信息,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双方联合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23个,开展8条跨界河流健康评价,开发“智巡精灵”“智慧河长”等程序,动态监测水环境、智能巡河、智能统计分析数据,助力协同开展河湖管护工作。
川渝健全水利、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线索16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双方探索建立“一地举报、两省联动、快速响应、闭环处置”的问题整改机制,联合监督平台累计受理群众举报问题信息3700余条,办结率达96%。
5年来,川渝双方开展联合巡河2000余次,共同解决涉水问题6000余个,推动流域构建形成上下贯通一体、左右岸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川渝两地长江干流川渝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相关文章
-
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本报成都5月9日电(记者周洪双、李晓东)川渝河长制5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8日在成都召开,相关数据的发布反映出双方携手治水取得的显著成绩。近年来,川渝联合投资,实施琼江治理项目96个,沿线的遂宁安居、资阳安岳、重庆铜梁等区县全方位建立起交叉互巡、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共处等机制,“各管各”变成“共
2025-05-10 05:59:00
-
全球连线丨重庆成为东南亚游客重要目的地
“五一”假期,山城重庆迎来一波入境游“小高峰”。近年来,网红城市重庆,吸引了海内外关注的目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重庆的重要客源地。记者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来渝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交通便捷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无疑是推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因素
2025-05-04 14:21:00
-
青春的接力——青年工匠逐梦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在新重庆建设的新征程上,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技术超群的青年工匠。“五一”国际劳动节,本报聚焦5位“90后”青年工匠。他们勤于钻研、勇于拼搏,用精湛的技能去实现职业梦想,用独到的匠心去逐梦中国式现代化。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们的青春,动力十足、闪闪发亮。美发技能大师
2025-05-02 11:35:00
-
袁家军胡衡华检查节日安全并看望坚守一线劳动者
▲ 5月1日上午,在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园项目工地,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看望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袁家军胡衡华检查节日安全并看望坚守一线劳动者压实责任 强化落实确保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节正值“五一”假期,5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深入基层,检查旅游景区管理、道路运输
2025-05-01 17:05:00
-
新发布、新展场、新体验 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开启城市“新”时刻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4月29日晚,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在观音桥步行街拉开帷幕。4月29日晚,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在观音桥步行街拉开帷幕。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陈毅 摄本次活动将持续到5月31日,通过全域品质消费资源联动、商文旅体业态多跨联动、“首发经济”与城市
2025-04-30 01:02:00
-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本报北京4月27日电(记者邓晖)清华大学近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院,初期将在学校AI全面布局和多学科医工交叉的基础上建设AI医院系统,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北京清华长庚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呼吸科等专科为试点。未来将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
2025-04-28 0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