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信阳市浉河区:山水茶韵间的诗意走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1:51:00    

浉河区,豫南明珠镶嵌于大别山北麓,是信阳市主城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更是“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之一。这里坐拥信阳毛尖60%的核心产区,南湾湖万顷碧波滋养着30万亩生态茶园。全长44.6公里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宛如一条翡翠丝带,蜿蜒在南湾湖畔的青山绿水间,串联起浉河的茶山与村落。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2年6月,历时两年建设的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正式通车。这条融合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与休闲度假功能的景观廊道,起点位于董家河镇睡仙桥村,经董家河、浉河港、谭家河与省道S213相接,是省、市、区重点项目,总投资5.7亿元。茶源绿道内环线紧贴南湾湖水域打造亲水慢行系统,中环线串联茶山、村落等文化节点,外环线构建快速通达的城市连接线,让“快进慢游深体验”成为现实,“茶都水韵”的独特魅力得以生动体现。

浉河区是中国名茶“信阳毛尖”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千亩茶园随山势起伏。春茶吐翠时,茶山氤氲如黛,南湾湖碧波万顷,倒映云影,水色与茶色交融成诗,勾勒出“半城山水半城茶”的意境。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茶源绿道贯穿信阳毛尖70%的主产区,覆盖核心产区“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山头。通过打造“茶产业”环线,茶源绿道将何家寨露营基地、红色四望山、南湾湖、鸡公山、出山店水库等茶山、茶园、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构建起文旅产业的核心吸引力,带动沿线70%的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茶农户年均收入达15万元,“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在浉河区成为现实。

近年来,信阳市浉河区持续推动茶旅融合,变种茶卖茶为观茶品茶,创新茶旅业态,拓展产业链条,推动“茶旅+康养、茶旅+山水、茶旅+农业、茶旅+红色”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增茶坊、茶庄园、茶公园、茶博物馆、茶主题民宿等茶旅新业态,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良好局面。2024年5月,浉河区申报的“醉美茶乡 约你相见”线路入选“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茶源绿道成为浉河的金名片,极大提升了茶乡的美誉度,助推浉河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茶源绿道以茶为媒,让万顷茶海间跃动的不仅是嫩芽抽新的生机,更催生出了茶庄园研学、茶山星空民宿等文旅新业态,将茶产业链条延伸成一条串起山水人文的“金丝线”。

在第33届信阳茶文化节期间,茶源绿道主线上的L2、L3两条环南湾湖旅游公交线路,将睡仙桥、孔雀岛露营基地、楼畈田园综合体、黑龙潭、白龙潭、嘉木饮生态茶坊、文新茶村、何家寨露营基地等景点串联起来;支线打通了“八大山头九道湾”旅游连接线,是集游山玩水、品茗、慢游田园、休闲康养线路于一体的主题旅游线路。游客行进在茶源绿道上,即可感受移步换景的诗意风光。路旁依山势借湖景,精心打造了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栈道、景点、驿站和露营基地,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茶乡美景。其中露营基地作为新兴业态,正在成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游客可以在茶园中漫步、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在茶园露营,感受星空下的茶香,享受宁静的乡村时光。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区以茶名,民以茶富,产以茶兴。”浉河区依托生态茶园打造的茶源绿道,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走廊”。

蜿蜒40多公里的茶源绿道串联起“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山头,将传统茶产业延伸为“种植+加工+文旅”的立体产业链。沿线通过环境整治、景观提升,规划打造了11个示范引领村、229个生态宜居村,形成总面积557平方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沿线新增茶庄园11个、露营基地5处、农家特色餐饮70家,开辟旅游研学线路5条,形成“半小时美好生活圈”。茶源绿道串联旅游资源、促进城乡统筹、服务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民宿餐饮、电商直播,形成“春采茶、夏避暑、秋研学、冬养生”的全季旅游业态,沿线70%的群众从中增收致富,浉河茶山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华丽蝶变,书写了“修一条公路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谱写了“以路兴旅、以旅带茶、以茶促产”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这条“茶韵之路”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科技为引擎,让浉河的绿水青山真正化作富民强区的“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信阳浉河区交通运输局 曹紫荆)

相关文章

  • 楚河汉界竞逐风采 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青岛赛区迎来收官战

    青岛新闻网9月7日讯(记者 刘文超)9月6日,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青岛赛区决赛在李沧区青岛美食鲁菜大酒店鸣金收兵,为本届省“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青岛赛区赛事画上完美句号。比赛由青岛市体育总会主办,青岛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李沧区体育总会联合承办,青岛市象棋运动协会具体执行。比赛为期一天

    2025-09-08 08:55:00

  • 蒙自市雨过铺街道:“三项工程”扮靓宜居家园

    近年来蒙自市雨过铺街道聚焦“蓝天、碧水、地绿”三项工程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改善湖泊水质扮靓宜居家园雨过铺街道打出减煤、控车、抑尘、治企“组合拳”,全域推广清洁能源,对在建工地实施“6个百分百”扬尘管控。监测显示,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澄澈的“蒙自蓝”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背景。针对长桥海、大屯海

    2025-09-06 10:31:00

  • 高温天“全副武装”户外作业,“95后”生态修复员修复“绿色荒漠”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杭州的高温还在持续,在萧山寺坞岭自然地,“95后”生态修复员李苗苗和她的同事们,依旧“全副武装”地在户外忙碌着。为了防范山里的蚊虫,他们身穿长袖长裤,头戴遮面防蚊帽,在山间持续高强度作业。三年前,他们在寺坞岭自然地开启了生态修复实验,要把长期无人打理的竹林,重新恢复成浙江丘

    2025-08-22 15:03:00

  • 农大专家回访“头雁” 赋能霞浦产业振兴

    【来源:霞浦新闻网】近日,霞浦县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及“头雁”导师团队年度回访、福建“头雁”项目导师现场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宁聚英才 智汇闽东”系列人才活动。8月10日-20日,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赴宁德市福鼎市、福安市、古田县、霞浦县等地,对当地“头雁”学员开展

    2025-08-19 17:38:00

  • 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

    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8月12日,德化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

    2025-08-13 18:05:00

  • 拥抱自然!四位鲁奖得主在宁共话生态文学

    8月10日下午,四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共聚南京江心洲,与读者在“夏之颂,我们一起读生态文学”2025玄武湖读书汇活动中展开一场文学对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吴义勤,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应松,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泰州市文联主席庞余亮现场分

    2025-08-13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