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从古丈西站出发,辗转深入大山。道旁青山耸峙,白云悠悠,田舍俨然,40分钟后,拐过几道坡梁,进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断龙山镇梅塔村,隐隐看到木房子的一角。
“到了!”当地向导一指,半分钟后,汽车停在“山白”的创作基地前。
门扉半掩,犬吠几声。穿院而过,推开木门,记者见到一脸胡茬、满是倦意的向清标坐在炉火旁。一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放在身边,已经翻折了角。
眼前这个有些不修边幅的90后青年,就是短视频平台“山白”账号的主创者向清标。前些年,他回到村里,组建起短视频团队。2023年3月发布第一个文化类视频,目前关注者超过1600万,热度最高的一个视频,点赞数超过千万人次。
“这几天守窑火没休息好,上午又去龙山县拜访了几个手艺人,这会儿还没清醒呢。”向清标的妻子龙玲玲邀请记者坐下,转身就朝隔壁抱厦工坊里忙活的后生招呼——那是向清标的侄子、“山白”里出镜的00后青年向宏俊。

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受访者供图
返乡
2008年,高中毕业的向清标第一次真正走出武陵山脉,去往湖南株洲学习汽修专业,5年后,入职上海的一家汽车销售企业做售后。
工作不算忙碌,爱“折腾”的向清标闲不住。他用攒下来的工资,“淘”来一台微单相机,尝试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一一记录。没有人教,就自己一点点摸索。凭着一股子热爱,他愣是从对摄影一窍不通,到把相机用到得心应手。
工作5年,大城市的快节奏,还是令这个有些口讷的湘西小伙不大适应,家乡的山山水水始终萦绕于他的脑海。“回乡吧!”2018年,向清标拿定主意,农村的天地如此广阔,总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回乡头半年,向清标就在村里的田舍间闲处,并寻找创业方向。
彼时,中国光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实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部署,选派干部在古丈县任职。出于把古丈县的优质农产品更好销售出去的想法,驻点干部指导动员留在古丈的一批年轻人,建设线上“微商城”。
“因为需要把农产品拍好照片放到网上,‘微商城’缺一个会摄影的人,身边的朋友第一时间想到了向清标。”当时已在“微商城”从事办公室相关工作的龙玲玲回忆。就这样,向清标找到了返乡后的第一份工作。
“这里事不多,你们再闯一闯,试一试嘛。”每天干完“微商城”的活,驻点干部常对这批青年说。龙玲玲才晓得,建设“微商城”帮村民售卖农产品不过是第一步,帮扶工作组更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把留乡和返乡青年们拢到一起,引导他们干事创业。
正是短视频迅速发展的年头。“要不我们也去试试?”受到鼓舞,已经有些基础的向清标和龙玲玲想。说干就干,龙玲玲跑去帮人做直播策划;向清标开始学习摄像、剪辑,两个人一起打磨策划案,讨论技术。
在积攒了一些策划、运营短视频账号的实践经验后,2022年,已经结婚的向清标和龙玲玲终于决定,自己创业!
寻乡
拿出结婚时的彩礼和嫁妆购置基础的摄影器材、剪辑设备等,2022年底,就在向清标所在梅塔村的老屋里,创业开始了。
给账号起名时,向清标想起偶然看到的两句话——“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觉得意境美,这两句话就是湘西自然人文的浓缩。“就叫‘山白’吧。”他说,古丈山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短视频账号做什么主题呢?
“以前还在给朋友做策划时,就发现一些原生态的手艺很受欢迎。”龙玲玲说,身处乡土,自然离不开寻味湘西。于是,不习惯出镜的夫妻俩,找来刚大学毕业返乡的侄子向宏俊出镜,“山白”短视频账号上线。
从反映湘西特有人文风貌的手艺活儿开始,账号发布的首个视频,就是制作湘西农村的寻常物件“竹锅刷”。
视频里,恬淡的田园被细腻地展现:鸟鸣青山,梨花吹雪,晴雨变换,光影交错间,向宏俊安静地做着手艺活儿。

向宏俊在“山白”的创作基地做景泰蓝茶盘。
龙玲玲 摄
百万级浏览,数万点赞……视频甫一上线,就引得无数网友“追更”。受到启发,团队又陆续拍摄了“马儿板凳”“枝枝盆”等好几集传统物件制作工艺视频。
“我们从小的生活就是这样,看着妈妈织布、纳鞋底,看着老人打家具、做吃的……”向清标说,湘西这块土地也是宝藏,都不用布置,走到哪里,拍出来都是美景。
在原味原乡中找灵感,“山白”的视频不仅勾起了广大网友的共同记忆,也在悄然把家乡古丈县推向更广阔的世界。
去年4月,原本手头还有其他主题在拍摄中的向清标,想到正是春茶上市时节,果断调整计划,为古丈的特色农产品“古丈毛尖”专门拍摄了一期制作视频。百万点赞、数千万次播放背后,一些观众成了古丈毛尖茶的消费者。
出乡
粉青色的一只竹节杯,置于桌上,显现出玉的质感。轻扣杯沿,声音通透纯净。“这悦耳的声音,是对团队小伙伴无数个通宵最好的回答。”龙玲玲说。
这个竹节杯,是“山白”团队历时大半年,成功复原古法烧制的一件汝瓷作品。
向清标说,“山白”账号上,除了“手工器具”,如今还有“笔墨纸砚”“织布印染”“美食酿造”“乐器戏游”等另外6类视频合集。其中一个讲述“徽墨”制作的作品,点赞数达1100万人次。
这个历时长达500多天的“徽墨”古法制作过程,让向家叔侄尝尽“苦头”——为了收集树漆,两人过敏到双眼红肿;炼桐油集烟,一斤桐油才能烧出一二两不结块的轻烟,叔侄俩早晚刷集烟的盖碗,一个月才从近300斤燃尽的桐油里,刷出一脸盆的烟灰;制作过程中需加牛骨胶和牛皮胶,古籍没有精确记载比例,他们摸索了几十次;为拍打墨团使胶不凝固,并与烟相融,尽管向宏俊年轻力壮,也是拍到全身肌肉无一处不酸疼……最终,滴滴汗水浓缩到近6分钟的视频里。
创作基地的房间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各类讲述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的书籍摆满了3个书架。

“山白”的资料书籍。
龙玲玲 摄
“我们想重现老祖宗留下的技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出来。”向清标说,现在,每做一个主题,都要翻阅查看3—5本书籍。但即便能找到记载,有些技艺的复现,依然困难重重,“有的是记录的过程不够完备,缺少关键环节;有的是当初的材料今天已经获取不了。”团队只能一点点去探索。
随着创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步推进的项目越来越多,团队对创作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也逐渐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
为此,向清标带着团队重修了创作基地,中国光大集团予以部分支持,提出的要求是,团队尽可能带动当地村民参与。
在建房子时,向清标请了很多村民来帮忙,这些叔伯长辈的手艺也让他惊叹。“目前,‘山白’还没有规模化地商业转化,帮大家把农产品推向市场还需要些日子。”龙玲玲说,“但在不涉及创作主体的部分道具制作环节,已经可以聘请村民们帮忙。”添一口窑、打一口灶……都是些村民能干的活儿,也可以为他们增加些许收入。
团队希望,通过视频从这片大山里走出去的,不只有湘西的自然美景、风土人情、传统技艺、优秀文化,还有村民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4.3 第14版
人民日报记者 申智林
版面责编:吕莉、白真智、徐阳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任彤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半两财经 | 震撼时刻!中国万架无人机闪耀夜空
4月28日,越南庆祝独立50周年,邀请中国团队携10518架无人机点亮胡志明市!从技术到无人机,全部由中国团队自主研发,此次出海,不仅惊艳当地民众,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据悉,该团队是全国第四批“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表演,再次突破了团队创下的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将
2025-04-30 17:12:00
-
小雨不幸离世!年仅24岁
四川00后网红“小雨”于2022年7月不幸查出罹患癌症,她坚持抗癌三年,于近日不幸离世。4月25日,小雨的妈妈张尔凤说,这个在生前一直保持乐观开朗的姑娘,临终前最放不下家人,因为治病而让家人欠下30多万元债务,小雨一直深感愧疚。“小雨”本名叫牟雨,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镇人。2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小雨
2025-04-26 08:48:00
-
大反转!确认系摆拍
4月22日,#店员换变味卤鸭躲过一劫系摆拍#引热议。近日,某平台账号“卤味鸭老板”发布一则短视频:一店员打包卤鸭时发现变味,他转身为顾客更换新鲜货品,此时原位置上的天花板突然掉落,店员幸运躲过一劫。该视频被多家媒体转载,赞其为“好人有好报极速版”。4月22日,@抖音黑板报 通报:4月17日,“卤鸭店
2025-04-23 11:17:00
-
“美得像AI”听障女大学生回应:只微调过几处变化不大,真人比照片好看,2岁时因发烧吃药导致失聪
【来源:新闻晨报】近日,西安美院听障女大学生宸玥因长相引发争议。有网友称像AI,美得不真实。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4月22日,宸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是西安美术学院大二学生,4月17日学校开了运动会,大家拍摄她的视频意外火了。宸玥坦言,她接受过加深加宽双眼皮、鼻子磨平驼峰、填充苹果肌三个医美项目,
2025-04-23 08:07:00
-
拾光纪·同志、朋友、“铁杆”,3个称呼看山水相连的亲密情谊
“同志加兄弟”“亲密的朋友”“牢不可破的‘铁杆’”,亲切的称呼体现浓浓的情谊。4月14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以情相守,中国同周边国家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5-04-21 18:53:00
-
云南广西要热到40度了,你那儿今天多少度?
据中央气象台,今天有5个气象国家站最高气温≥39℃,其中云南元阳、广西百色最高达到了39.6℃,超级热的一天了。你那儿天气如何?(来源:人民日报微博)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2025-04-19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