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这份防范指南请收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09:32:00    

随着气温回升、湿气增大、降水增多,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记者6日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皮肤科获悉,该院近来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明显增多,单日接诊患者最高达9例。

“当时在户外露营,一只虫子飞到脸上,我就像往常一样随手一拍,没想到当时就感觉脸上一阵灼烧感,瞬间起了红斑。”在市第二总医院皮肤科诊室,38岁的任女士右脸明显可见5厘米×6厘米的灼伤样皮损。

隐翅虫又被称为“青腰虫”,长得有点像蚂蚁,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活跃期始于每年4月,在6月到7月达到高峰。“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毒液pH值为1~2,堪比硫酸。”该院皮肤科主任王彤介绍,隐翅虫一般不叮咬人,它爬过皮肤不会造成中毒,但是如果它受到惊吓,比如被人拍打,就会把毒液喷洒到人的皮肤上,诱发皮肤过敏反应。拍打虫体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医院近期接诊患者中85%的皮损集中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

据介绍,隐翅虫引发的皮炎多发生于气温高、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隐翅虫多栖息于湿润地区的溪边草丛或植被茂密处,夜间受灯光吸引可能飞入室内。患者接触到隐翅虫分泌物后,通常经历“烧灼感——皮肤发红、渐至紫红色——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脓疱——扩展成片或条状脓疱——疱破——结痂——愈后受损部位皮肤留下褐色斑痕”的病程变化。

遇到隐翅虫要怎么办?王彤说,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建议市民安装纱窗并减少夜间强光,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发现虫体切勿拍打。如果在家里遇到隐翅虫,可以用胶带粘住它,或者用纸巾捉走扔掉,但不要触碰到毒液。如果隐翅虫已经飞到身上,可吹气把它驱离。如果不慎碰到隐翅虫毒液,切记接触毒液的部位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部位,用清水或碱性的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情况。“出现疑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自己乱涂药膏、酒精、碘伏,也不要涂抹牙膏、生姜汁等偏方,更别用手去抓,以防继发感染。”王彤提醒。(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朱玉)

相关文章

  • 晨起后这4个表现,提示你血脂可能超标了!

    血脂高,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但它很容易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偷偷“糊住”一根又一根血管。在医生眼中,“早晨起床后”是高血脂容易露马脚的时刻,一些不起眼的症状其实提示血脂超标了。01、晨起后有这4个表现,你的血脂可能高了■ 困倦乏力经过一夜的睡眠,早上起床后,应精力充沛、神清气爽。但血脂高的人,血液黏稠

    2025-08-08 16:31:00

  • 定边故事汇 | 缪茂军:跨越千里 书写苏陕医疗协作新篇

    来源:【定边融媒】2024年7月,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缪茂军跨越1400公里,来到定边县人民医院开启对口帮扶工作。在短暂的一年里,他积极推动神经介入、静脉溶栓急诊前置等新技术,不断优化急救流程,毫无保留地将“宝应经验”融入定边实践,为我县神经内科领域的诊疗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定边县

    2025-07-10 09:20:00

  • 以仁心仁术守护群众健康

    【来源:晋中晚报】田亮(右)解答患者疑问 在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来自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援疆骨科大夫田亮,带着精湛的医术与满腔热忱扎根边疆,为当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初到红旗农场援助医院,田亮便感受到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农场面积广阔,群众居住分散,骨科疾病尤其是骨关节病、创伤骨折等较

    2025-07-09 11:58:00

  • 湖南一医院前院长鲁国庆坠楼身亡,亲友称因身体原因跳楼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实习生 田好6月19日,湖南湘阴县人民医院前院长鲁国庆坠楼身亡。鲁国庆家属和同事向澎湃新闻证实了该消息,并称其跳楼系“身体原因”。多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鲁国庆系6月19日上午9点20分从自家小区跳楼身亡。“他住在12栋,跑到17栋跳的。”湘阴县人民医院院长金林阳介绍,“他跳楼

    2025-06-22 00:03:00

  • 牙克石市中蒙医院:更新升级医疗设备 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自2024年12月迁入新院区以来,牙克石市中蒙医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随着医疗设备的购置更新,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等各项医疗活动有序开展,不仅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也开启了医院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近日,牙克石市中蒙医院急诊科最新引进的犬科门诊脉冲冲洗系统

    2025-06-09 09:46:00

  • 让骨头长进“假体”,还能永久固定?华西医院让大骨节病患者关节“重生”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何嘉琦“腿弯了30年,终于能伸直走路了!”6月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住院大楼7楼,79岁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大骨节病患者乐吉(化名)在病房里扶着助行器起身,身后还有4位患者正结伴在走廊练习步态——这群被大骨节病折磨数十年的老人,成为华西医院首批体验“精

    2025-06-04 05:09:00